倚夜聽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七十七章 鹽場發展中,耕耘貞觀,倚夜聽雨,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少有幾分的微詞。

不過有李淳風鎮著,到底也沒出什麼大事,後面蘇烈帶著幽州府兵駐紮在天津小村,並且隔三差五的能聽到他們出操鍛鍊的聲音,這些幽州遊俠兒到底沒再鬧事了。

而李泰現在雖然還沒配套牛羊產業,但每週從幽州附近購買些羊肉到軍營裡面,給蘇烈部隊改善一下伙食,還是能做到的。

這就讓這些人對李泰的感官相當不錯,保護起天津小村也盡力了不少。

不過蘇烈卻清楚,這些對李泰來還只是小錢,自己還期待著天天吃肉的日子,到時候自己就可以往死裡訓練自己手下的府兵,直接把他們訓練成精銳了。

府兵們自然也發現,自己的將軍自從來到這天津小村後,嘴角時不時露出耿直的笑容,不過看著天津小村每週送來的牧羊,多多少少也有了幾分的領悟。

不過,李泰可沒心思關注到蘇定方的這些府兵,因為自己全部注意力可都在鹽田上。

畢竟這東西可是自己選定的破局手段,到底能不能生產出粗鹽來對自己來說至關重要。

說實話,古代鹽業算是相當消耗人力資源的一個產業,君不見古代能出來造反的豪族鹽業佔了很大一部分,而海鹽比陸地食鹽有優勢的地方就在人力資源的消耗上。

受限於古代的生產力,陸地食鹽比如鹽湖之類的地方當然也能按照曬鹽法進行開鑿鹽田,打造畦田,將鹽田裡面的滷水引入畦田之內,用太陽與風力進行蒸發,從而增加制田面積。

甚至在製作成粗鹽之後,再進行二次處理,用高溫蒸餾,或者用滷水調和,能夠結晶出純白如雪的細小精鹽,至少比海洋中製作出來的海鹽至少在二次處理上要方便很多。

就算現在的李泰也知道海鹽中有各種金屬離子,處理起來非常麻煩,基本上也只能用淋滷法慢慢的沖刷,只能降低含量,而不能真正的徹底去除掉。

但李泰更明白,自己想徹底掌握鹽業,想要徹底打翻老百姓的鹽罐子,讓百姓不僅吃得到食鹽,而且要吃得起精鹽,那還是隻能靠海鹽,至少現在靠不了陸鹽。

第一個就是產量上,只要海岸線所及,基本都能作為食鹽場地。

當然作為最佳的產鹽地點肯定是要小心的甄選,但至少比內陸的一個個鹽湖鹽井,開採難度要低得多。

第二個就是食鹽運輸上了,因為水路成本比陸運成本低得多。

在相對封閉的內陸湖中,短距離靠著陸運還是能夠解決,但長距離還是靠這條貫穿了南北的京杭大運河。

而海鹽基本上就在這整個水系體系中,生產出來能透過運河輸送到從南到北的華夏各處,這優點對於礦鹽幾乎是碾壓性的。

說實話,如果第二點,某些內陸地區的鹽池多少還能爭奪下週邊市場,但在第三點後,就算內陸地區的食鹽,如果沒地方保護也很難生存了。

那就是海鹽利用了月球引力的變化引起潮汐現象,潮汐導致海水平面週期性地升降,因海水漲落及潮水流動所產生的巨大能量。

簡稱潮汐能。

利用漲潮落潮,把海水送入到鹽田中,最大限度的節約了人工力量。

海洋對時代百姓來說,幾乎是無窮無盡的,至少在沒更加先進的生產力條件下,潮汐能所帶來的海水將遠遠超過人工引導滷水,最大限度解放了人類的生產力。

當然,海鹽的缺點,李泰也明白,那就是海鹽裡面的金屬含量比陸鹽要高,生產出來的質量比陸鹽要差。

但在滿足全國百姓食鹽為前提的條件下,還想要徹底的打翻鹽罐子,那在這時代,海洋是唯一的選擇。

畢竟海鹽的製作工藝可以不斷改進,海鹽的製作成本越是大規模就越是比陸鹽有優勢。

所以李泰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耕耘貞觀

倚夜聽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