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樣有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百一十九章 以後只有臺灣縱帆船了,我們的1654,小樣有型,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我們的減重大戶,我們釆用硬木-輕木-硬木的層壓結構,減去了六成重量,使我們的帆含帆骨只有明人同面積帆的三分之一重。”
有人無聊地問道:“劍麻帆、層壓骨,要是明人學去了我們豈不是沒優勢了?”
樊修技術員哈哈一笑:“第一,劍麻纖維紡紗以前要用化學方法去除木質素;第二,明人不會做酪素膠,他們的豬皮膠、鰾膠都是怕水的,壓出來的板條嘛,只要是一遇到了雨,結果,你想吧——哼哼——可惜吳傑廠長說,還要大筆地賣給他們——
考慮到內河的航道條件,我們預計把這艘老閘船的吃水限制在2.2米,船寬5.7米,船體長28.6米,含艏斜槓共33米;桅杆(自水線起)高19.8米,帆型廋高,帆總面積達到425平方米,預計載重100噸。水下部分線型經過吳廠長大量最佳化,說最大航速8節——那是謙虛了!”
“哈哈,小樊,你就不要誇我了,你也做了不少工作!”吳傑廠長給大家傳看了一張三檢視,說道:“這是荷蘭人在1700年發明的雙桅縱帆船,16世紀荷蘭人採用上緣斜桁帆以來,由於其極易操作,故不僅懸掛在全裝備帆船的尾桅下,還以其為主帆裝懸掛在當時一般的兩桅船上,樣就成了一艘縱帆船,由於19世紀在北美五大湖地區廣泛應用,所以最後被定名為北美縱帆船。
大家看,這艘船有前支索和側支索,用後傾桅杆和帆的重量來替代後支索的作用,所以它可以支援更高的桅杆。它的艏斜柱更長,增加了有效甲板長度,主帆的帆桁甚至伸出了艉部,這些因素相加得到了更大的帆總面積,大家別忘了,我們的帆布還要比他們輕。
由於我們把它用於跨越海峽的近海運輸,所以幹舷比比一號船要大,同時艏艉也相對翹一些。它的抗浪效能更好,適航性更強。
桅和帆以及上斜桁我們釆用了與老閘船同樣的工藝、材料,帆桁就不必了,它的重量有用。
最終船體長36.5米,寬7.3米,吃水3.7米,設計載重200噸;主桅高33米,帆總面積達到驚人的830平方米,速度上說不好,反正比老閘船快兩節以上就是了。”
“可是我記得,這雙桅縱帆船的載重聽說大多在一百噸以下啊!”有人提出了疑問。
“問得專業,”吳傑廠長點了個贊,“這種縱帆船不同於上一種,它的力學結構經過樊工建模精心計算,採用密集船肋骨和主、兩舭三根龍骨,另外雙層船殼的內船殼起到水密艙的作用的同時,也將要大大加強了船體強度——桅杆和風帆的強度也推演過了,強度絕對過關,能兩雙桅解決的我就不用三桅了!——當然,這都是第二階段的發展計劃了——不過很快的。”
吳傑廠長此時自信滿滿,又發出了誓言:
“在此基礎上我們還可以發展三桅、四桅縱帆船,此後世界上就沒有北美縱帆船這一說了,只有臺灣縱帆船!”
一個偽船迷,問題男繼續發問:“為什麼不發展四桅以上的大型縱帆船呢,拼接龍骨應該不難吧?”
“我問過李董,不久的將來,他肯定能解決蒸汽機的問題,大幅船用鋼板也是遲早的事情,誰還搗鼓啥木帆船啊!”
感謝起點朋友光明頂左使、書友的支援,謝謝你們沒有被起點書評區裡具有特色的評語嚇到。
書友是高人,寫得太像了,不在正文中發,對不起這篇文。請各路書友來主站縱-橫中文網看看其他書友的同人,值得一看。
作者書單:
《劍焚九天》,作者同學,成年人作品,武俠流。
《超級科技帝國》,作者朋友,科技流。
《醫道無雙》,作者書友,都市流。
大家給個收藏,給個信心吧,我等新人都需要關懷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