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樣有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零五章 你們為何來得如此之晚,我們的1654,小樣有型,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穿越者們在插秧,明人農民們也跟著歡喜,他們一大幫子人在機耕路上手舞足蹈起來。還有人高叫著穿越者們聽不懂的話,還一套一套的。有人笑,有人哭,真有意思。

原來大田裡修這樣的路是給那個物件用!早說啊,一開始讓我們糊里糊塗的。明人農民笑得開心,哭得有趣,好像那插的稻秧都是他們的一樣。不過也別說,這裡面還真有人家三成呢。

但是,這三成可不好拿。

他們明人農民也為那大田付出了心血。機耕只能解決水田田地的基本面,人工方面的收尾工作也很重要。一些小石子和硬質土塊無法機械化處理,只能他們上了,當然這時候的工作強度要小了很多。

等這批秧苗完活後,漢唐集團的人對明人農民說過,後面還有幾批,直到把開出的水田都插完。一切活兒還得照樣重複好幾遍。

明人農民們對此表示淡定,農民的活兒本來就是萬萬年,一天到頭都要忙!

不過這一次和漢唐集團的人一起勞作還不算太累人。真好,每天還有馬票拿。

忙完這些,他們還得去土豆地、地瓜地、玉米地忙活。最後還要集體去甘蔗田裡對付那些宿根,打壟和松蔸都是很累人的活兒。不過比起這活兒,在其它的田地裡平整和起壟,也輕快不到哪去。

土豆、地瓜、玉米也和水稻一樣,高產的種子配上當地的原生種一同種植,不過讓明人農民感到新鮮的是,他們看到這幾樣物件也正在新開出的秧田裡育秧。

他們認得出這幾樣品種,只不過把玉米叫番麥而已。

如果不干涉歷史的發展,從這些外來物種的稱號上,我們可以看明人大陸上的人在不同歷史時期的心態變化:

但凡帶“胡”字的,大多是兩漢、南北朝傳入中國的;帶“番”字的,就是明朝以後,傳入中國的美洲作物;帶“洋”字的,洋蔥、洋白菜等等,可能是清朝末年和民國時期傳入的。

如果不是穿越者們的到來,用不著我多說,大家可以看出明大陸人的民族自尊心是怎樣一步一步變化的。

漢唐集團的建國安董事說現代高產種和古代原生種搭配種植,效果最好了,那就是最好了。誰也沒有懷疑過。

其實穿越者們帶了螺旋起壟刀,開溝扶壟器和旱地刀等工具,但是他們計算了一下,這樣的活兒還是用人工合適一點。

新港社投靠的較早,可以置換出一些明人農民去幹地裡的活兒。穿越者們則省了柴油。小氣樣子。

順便說一句,荷蘭人把土豆和花生帶到臺灣後,當地人把土豆叫做荷蘭豆,卻把花生叫土豆。穿越者們來了後,強行都給改了過來,還好,此時這兩樣還不算普及,等以後臺灣的明人叫習慣了,改口可不容易。又是個潛在的障礙。

當然,目前還是以水稻種植為主,其他的往後面排。臺南真是個jing華之地,種什麼都可以,節氣的問題不用太考慮。

在計劃中,穿越者們把第一步目標分成兩期。

前期,先建成一家敞開式育秧工廠,利用現有的條件來實現統一管理、統一控制、統一施肥打藥,充分利用上臺南良好的水、熱的自然條件。當然這是在穿越者們的技術支撐下。

他們不去追求自動化,用人力好了。特別是在當前明人農民青壯年勞力不足的情況下。

要不然穿越者們哪裡會捨得使用柴油去大搞機耕?

明人農民們習慣於種旱稻。我們尊重你的選擇,可是你也得先育秧啊?怎麼到了臺灣後和當地土著學了呢?一點也沒有體現出文化的先進xing來。

考慮到明人農民可能對旱育秧等抗旱育秧技術接受能力不夠,容易造成秧苗素質參差不齊的情況,敞開式育秧工廠可以幫助他們實現旱育秧。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從童年動畫開始

純白奶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