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山盡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053章 建州公知,國士,衣山盡,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扁平化的社會,耕者有其田,百姓安居樂業云云。
所謂扁平化的社會這一理論來自後世歷史學家黃仁宇,孫元當時看了他那本《赫遜河邊談歷史》時,大覺有理。書中有兩個理論有點意思,其一,明朝之亡亡於財政破產,以及沒有科學的數字管理手段;其二,明朝後世貧富懸殊極大,土地兼併嚴重,不符合封建時代遍平化社會的大道。
實際上,無論是唐太宗還是明太祖都試圖創造一個只有官府和大量小自耕農的社會,這種社會階級界限模糊扁平,沒有激烈的社會矛盾。
一個月的課程下來,葉赫拉那·興泰眼界開了,眼睛亮了。大徹大悟,血液裡葉赫家的同愛新覺羅家的血海深仇復甦,寫了幾份血書給孫元,要求加入寧鄉軍,參與到對清的戰鬥之中。在血書上,興泰說,滿清的奴隸制度是開歷史的倒車,是沒有前途的。中央集權,禮義廉恥,士農工商各安其位的社會才是進步潮流。
不用問,這一套理論是黃佑這個大儒弄出來的。
實際上,中原世界在這個時間段之前一直都是先進文化的代名詞。即便是在真實歷史上滿清入主中原之後,也廢除了當年在遼東時落後的農奴制度,全套照搬明朝體制。
所以,這一套意識形態興泰接受起來並沒有任何心理障礙,也覺得理所當然。
看到他的血書,孫元當時就哭笑不得。據他的瞭解,這個興泰在建奴那裡是個小軍官,他去世已久做過濟爾哈朗家的一個管事,因此,興泰也上過幾天私學,識得幾個字,也接觸過儒家思想。從這份血書的內容上來看,此人倒有點朝建州公知發展的趨勢。
而這正是孫元所需要的,經過嚴格的考察之後,孫元索性將此人提拔到自己身邊做了侍衛。此人除了經過洗腦之後學了一肚子的歪歪理之外,其實武藝還是不錯的。建州白甲別的且不說了,單打獨鬥的本事還是非常好的。
孫元有意大用此人,畢竟,這是第一個主動投降自己的建州人。而且,此人弄出的這套理論很能蠱惑人心,對於建奴的殺傷力堪比一營主力戰兵。
他決定好好培養一下這個興泰,等鍛鍊上一陣子,就讓他專門負責對建奴的宣傳事宜,日後再培養一批建州公功知識分子,也好接收管理遼東。
對了,將來如果能夠將一批建奴俘虜洗腦之後交給興泰,弄個建州營也不錯啊!
當然,如今的滿清如日方中,要想組建這麼一支僕從軍,還有些難度。得等到揚州之戰結束,全殲八旗主力,徹底擊垮建州人的精氣神之後才談得上。
孫元又開始了發散性思維。
隨著大追擊開始,孫元的中軍行轅也開始向前推進。沿途到處都是潰散的敵軍,被繳械的清軍東一堆西一堆地蹲坐在泥水裡,面容蒼白,哆嗦著用恐懼的目光看著孫元一行人。看守他們計程車兵用槍桿子不住地朝俘虜抽去,“看什麼看,這也是你們這些騷韃子能夠看的,仔細剜了你們的狗眼。”
天已經徹底黑下去了,追擊殘敵還在繼續,到處都是篝火,到處都是火把,方面百里,星星點點,就連天空也被火光照亮了。
兩支萬餘人的大軍決戰,說起來沒什麼了不起。可真實的戰爭和書上的一筆帶過卻是兩樣,在以前,孫元在看史書的時候,什麼幾十萬人的會戰,在他看來也就是一個記錄而已,這才算是大戰啊!
可穿越到古代,真正指揮起部隊才知道,人上一萬,那就是鋪天蓋地了。如今,敵軍散得到處都是,方圓百里之內到處都是兵,到處都是小規模的追擊戰,瞬息萬變,要想在這種混亂的戰場上找到周仲英他們,卻不是那麼容易。
反正就一路向東,直到看到揚州城牆就對了。
當下,孫元一邊聽著前方如流水一般傳來的訊息,一邊前進。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