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山盡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229章 魯南形勢,國士,衣山盡,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擁戴之後只知道不住涕哭,眼腫如桃,叫趙應元手下直感一陣晦氣。

趙應元為了增強抗清力量,在青州四門豎旗招兵:有馬給銀四兩八錢,騾兵給銀三兩八錢,步兵一兩八錢,外加一錢。

有了明朝和衡王這面大旗,山東昌樂壽光等縣的抗清武裝首領趙慎寬秦尚行郭把牌翟五和尚都派人來青州會商合作事宜。

青州事件發生後,在省會濟南的清山東巡撫方大猷惶惶不安,他手頭只有兵馬六百多人,防守省城還不夠,只好請求清廷發真滿洲官兵一萬,星夜南馳。清廷得報知道事態嚴重,派梅勒章京和託李率泰領兵趕赴山東。

崇禎十七年十月初六日,和託李率泰部到達濟南,初八日前往青州。早已降清的明青州守備李士元獻計智取,他同清廷委任的青州道韓昭宣等官紳暗中勾結,進入青州城內充當說客。李士元對趙應元威脅利誘,勸他轉投清方,由巡撫上疏清廷解釋青州之變“只以總督虐民誅之,其餘不戮一人,今復以全城歸命天子,則通侯之賞可立至矣”。

趙應元畢竟只是個農民軍將領,心中可沒有什麼漢夷之別,也認識不到這場戰爭對於漢民族究竟意味著什麼。

而且,闖軍以前和明朝軍作戰,接受招安什麼的也沒有任何心理負擔。

再加上他手下人馬和清軍力量對比懸殊,無論怎麼看,都是必敗的結局。

於是,他就帶了甲士數百名出城同清將和託等會面,雙方鑽刀歃血對天起誓。當天晚上,趙應元在府城北門的瞻辰樓設筵,大張酒樂。清軍按李士元等約定的計劃,伏兵城外。席間炮聲突發,李士元韓昭宣和隨從當場擊殺趙應元楊王休,趙軍大亂。清軍擁入城中,格殺招降餘黨,青州的反清事件遂告失敗。

趙應元一死,部下自然煙消雲散,分別投入趙慎寬秦尚行郭把牌翟五和尚手下。

後來,這幾支部隊在清軍的清剿下堅持不住,都退入魯南山區。

這四人的部隊,也是孫元這次去徐州需要聯絡統戰的物件。據他所知,這四路人馬又大約兩三萬,只不過,大多是婦孺兒童,可戰之兵鬼知道有多少。但好歹也守城還是可以的,好歹也能造些聲勢。

想比去趙應元餘部,孫元更看重的是曹縣謝遷。

謝遷為人豪爽,任俠,乃是個水泊梁山好漢似的人物。他因為不忿清軍侵略明朝,禍害百姓,毅然揭杆起義。加上他這人知兵,頗有智謀,和建奴作戰的時候來去入風,採取的是標準的游擊戰術,搞得清軍很是頭疼,後來甚至連豪格都出動了,還是拿他沒個奈何。

當初睢州事變時,豪格正駐在曹縣,他正藍旗的主力正將謝遷打得潰不成軍,眼見著就要滅此大患。聽到訊息,沒辦法,只能帶兵過黃河佔領開封。後來,因為多鐸的關係,被直接打發回了北京。

如此,謝遷才算是逃過了一劫。

因為和豪格之戰,謝遷積累了不小的聲望,而且,他的部隊又是經過戰火鍛鍊的,戰鬥力很強。雖然人馬不對,只有兩千,卻是不可忽視的力量。

在真實的歷史上,謝遷在曹縣在山東可是幹出一番大事業的。

南明隆武二年,謝遷的力量積蓄到一定程度之後,於十二月攻克高苑縣城,處死清朝任命的知縣。

攻佔高苑以後,謝遷向西進軍,遇到清軍主力,大敗,突圍而走。

次年,謝遷捲土重來,四月二十六日攻破長山縣,活捉滿清知縣。

六月十三日,謝遷和丁可澤率起義軍裡應外合攻陷了淄川,逮捕了最先剃髮和改換衣冠降清後被革職居家的滿清原任招撫江西兵部尚書大漢奸孫之獬,當眾宣佈其罪狀並處以極刑。謝遷率領起義軍據守淄川縣城達兩月之久,後來被清軍挖地道用火藥轟塌城牆,才失守。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五代竊國

一字營

大學士

衣山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