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山盡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224章 佈置(二),國士,衣山盡,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名卻不放在心上。可果園你好歹也是咱們寧鄉軍出去的人,而且這次又立了大功。若是還在一個小廟裡出家,卻有些失了咱們侯爺,失了寧鄉軍的臉面。而且,你還沒有受戒,終須到一家千古名剎,海內一等一的大廟才合適。”

果園:“小僧不敢奢求。”

傅山對孫元道:“君侯,你以前在渤海所做千戶的時候不是同北京嘉福寺的主持止安相熟嗎?”

“某和止安法師確實很熟。”孫元點點頭:“某素好清淨,在渤海所的時候,每次進京都會住在廟裡。怎麼了……你的意思是讓果園擺在止安法師門下,受他的戒律?這事好辦啊,我給老和尚寫一封信就可以了。”

潭拓寺本是皇家寺院,規模極大,非常有錢。可惜,隨著明,末亂世的降臨,日子便開始不好過起來。首先,嘉靖萬曆等人都信奉道家,對於佛門不怎麼感冒,也不怎麼撥款。至於崇禎,窮得都穿打滿補丁的衣裳,哪裡還有錢賞賜給和尚們。

到後來,止安他們更是窮厲害,若寺院有破產一說,固然早就破產退市了。

孫元喜歡廟裡的風景,經常在夏天去哪裡避暑。當時的他手頭也寬裕,就出了不少錢給潭拓寺維修破損的殿堂。而且,他和止安和尚也相當談得來,算是亡年之交。

“啊,去潭拓寺拜在止安法師門下?”果園大吃一驚,歡喜得聲音都開始發顫了。沒錯,嘉福寺就是潭拓寺,位置北京的門口溝。始建於西晉愍帝建興四年,是佛教傳入北京地區後修建最早的一座寺廟。到今天已經有一千多年,乃是皇家寺院。

當年明成祖的帝師姚廣孝法號道衍就是在這裡出家為僧的。

說句實在話,果園雖然一心向佛,可以前不過是在舅舅那裡讀了一本《金剛經》,在加入寧鄉軍做火夫之後,也是胡亂地學了些佛學。說起來,根本就沒入門。止安禪師來是佛家有名的高僧大德,一身佛學極為精深,如果能拜到他門下,自然是天大幸事。

這可是天大的機緣啊,道家修行講究的是法財侶地,法是法門財是財力侶是引路人和老師地則是洞府,四者缺一不可。佛家雖然不講這個,可如果有個好的師傅,卻也能夠在修行上少走許多彎路,叫他如何不歡喜。

看到孫元肯定地點了點頭,果園又磕了下去。

這回不等孫元抬手虛扶,傅山就先他一步將果園從地上扶起來,含笑道:“果園,這次你若是能夠拜在止安大師門下,那可是天大的緣分,得好好珍惜啊!”

果園激動地說:“青主先生放心好了,如此大好機緣小僧絕對不會放過,一定好好學習佛法,增進修為,絕對不讓侯爺和師父失望。”

傅山:“出家修行,有好的機遇,自然要勇猛精進的。我聽人說,建奴上層貴族都信仰佛法,想來那裡的香火必定很盛的。止安師父又是佛家旗幟性的人物,想來也會被建奴才貴族奉為座上賓的。你若做了他的親傳弟子,相必也有機會接觸滿州上層。”

他這話一說出口,孫元心中一動,暗叫了一聲:高明,傅青主真是一頭老狐狸,連這都想得出來。

與此同時,梁滿倉也是滿面的激動。偵緝廠成立這麼長時間,工作的重點都圍繞著北面的建奴,可因為民族和語言不通的關係,一直都是小打小鬧,基本沒有做出象樣的成績,有的時候甚至還比不上軍調處的興泰。如果有果園這層關係,偵緝廠在未來的北伐之戰中當可大展拳腳了。

青主先生真乃當世諸葛啊!

梁滿倉喜道:“是啊,如此大好機會,果園你休要錯過。下來之後,我給你一個名單,乃是偵緝廠著幾年潛伏在北京的相關人員。我會給他們一個命令,讓北京交通站的所有人員稀聽你的指揮,從此刻起你就是北京交通站的戰長了。”

“我我我……”果園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五代竊國

一字營

大學士

衣山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