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山盡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215章 天下第一軍,國士,衣山盡,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沒錯,立在何滿身邊的兩人正是阮大鋮和史可法。

他們兩人也是倒黴,兩人一個是內閣首先輔前任督師,另外一個是兵部尚書,現任督師。今日凌晨卯時,江北諸鎮兵馬在孫元的率領下對已經被圍半個多月的多鐸部發動最後的總攻,他們兩人自然是要親臨一線的,這是職責所在。

本來,兩人在弘光政權都可謂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到了前線就算沒有實際的軍事指揮權,別人也會敬他們三分。卻不想,其實寧鄉軍普通軍士根本就不拿他們當回事,俞亮為了搶功,甚至直接裹脅二人來一個急行軍,兜到建奴敗兵的前頭,堵住了多鐸的去路,要爭這不世之功。

兩人之中,史可法也就罷了,當年他被高傑囚禁,已經被折騰得麻木了。可阮大鋮什麼時候吃過這樣的苦,而且先前又被俞亮得罪到家。恨烏及屋,連帶著對寧鄉軍也憤恨起來,心中琢磨著要報復孫元。

這一句話說得惡毒,其中難免有暗指孫元有不臣之心的意味。

史可法猛地轉過頭來,深深地看著阮大鋮:“大司馬此言過了,若非有孫元,此刻不但揚州,只怕留都也已經陷落了。對一個有功之臣捕風捉影,合適嗎?”

據他所知道,孫元可是馬士英的政治同盟。當初,弘光皇帝之所以能夠得登大寶,還不是因為孫元以武力平定了江北諸鎮,然後帶兵過江的結果。

這兩人一內一外,一文一武,當真是一手遮天。怎麼這阮大鋮反指責起孫元來了,真叫人看不明白。

“江山社稷的安危何等要緊,沒有合適不合適的。”阮大鋮冷冷道:“史憲之你也是飽讀史書之人,想必也知道唐末舊事。今日之事同那時何等相似,唐幾乎亡於黃巢之手,就連長安也被賊人攻陷。而我朝首都北京則落入闖賊之手,就連崇禎天子也以身殉國,君王死於社稷。唐末,範縝割據,中央之令不行。今日,我大明朝江北四鎮幾乎囊括了八成可戰之兵。江北四鎮,尾大不調,已是事實上的裂土分封了。”

史可法還是搖頭:“孫元對我大明朝是忠誠的,你若說他是朱溫,老夫不敢苟同。哼,你們黨同伐異那一套,某見得多了。但有人不合你的意,就無情鬥爭。這一年多來,壞在你們手上的正直之士還少嗎?多少東南君子,嘿嘿……”

冷笑聲中,史可法拿眼睛看著阮大鋮,目光中全是不屑:小人終歸是小人,小人所說所做的一切還能有好?

一看到史可法一副書呆子模樣,又對自己如此鄙夷,阮大鋮心中的邪火升了起來,喝道:“史憲之,你知道什麼,你就是個笨人。朝中盡事南歸的官員,等你回了留都,大可去問問他們如今的北方究竟是何情形。而且,北方雖然還有義士奮起反抗建奴。可不過是因為建奴要讓他們剃髮,要圈他們的土地,搶劫他們的財物,而不是因為心向大明。”

“山陝河南山東京畿打了這麼多年仗,闖賊來了,建奴來了,都會任命自己的官員管轄地方。再加上咱們大明朝的地方官,如山東和黃河以南地區,一個縣闖賊建奴各派出一個知縣也是常事。兩方勢力相互拉鋸,匪過如梳,兵過如篦,地方早已經破敗得厲害。富戶士人大量死亡逃亡,十不存一。別忘記了,這些士人可是我大明朝的統治基礎。如今,他們已經被兵災連根拔起了。過了長江,也只有揚州城,其他地方的百姓,又有誰將朝廷放在眼裡。”

“孫元不北伐還好,一旦恢復失地,只怕整個北方只知道有他孫太初,而不知我大明朝。”

阮大鋮越說話中的諷刺意味越重:“史憲之,你在仕途上順風順水,一路做到內閣首輔的位置上,可對於實務人心又知道多少?猛士出於疆場,宰相必發於州郡。你們東林君子,連中三元,然後點翰林,六部觀政,最後入內閣。嘿嘿,一輩子都呆在朝堂裡,除了會做官,又會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五代竊國

一字營

大學士

衣山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