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山盡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213章 逝川(九),國士,衣山盡,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何滿已經沒什麼力氣了,他喘著粗氣立在人潮裡,放眼望去,到處都是敵人黑色的旌旗。

幾千人的建州軍已經被敵人的騎兵和步兵在河流裡被分割長几十塊互不聯絡的碎片各自為戰。

寧鄉軍實在太多,戰場上已經達到驚人的上萬之巨,而且,隨著廝殺的進行,敵人的人馬也越來越多,“殺了多鐸”的吼聲驚天動地。

對於建州軍來說,一切都快要結束了。

身邊,到處都是清軍驚慌的叫聲,回顧四周,耿仲明身邊只剩百餘人,且人人面露絕望之色。

實際上,耿仲明的部隊經過這幾天的大瘟疫和飢餓,死的死逃的逃也只剩千餘人馬。此番被敵人打了半天,能夠剩一百來人還算是不錯的了。

這一百來人都是他的家丁,戰鬥力還算不錯,對耿仲明也是忠誠,這才沒有拋下軍主跪地投降,而是提著武器機械地抵抗著。

發出去了這麼久的旗號,多鐸的中軍還是沒有靠過來,部隊反被敵人給分割了。而且,耿仲明的大旗還引起了寧鄉軍的注意。

突然,前面的耿仲明家丁好象是撞上了礁石的浪頭瞬間破碎,紛紛潰散而回。大約有三十到五十個全副武裝的寧鄉軍將一片漢軍沖垮,直接朝耿仲明的撲來。

一向穩重而且不愛多說話的耿仲明驚叫:“頂住,給我頂住!”聲音中竟帶著一絲顫抖。

這個漢軍旗的首領,無論是當初在毛文龍麾下,還是反山東時,手下都帶著成千上萬的勇士,投降大清之後,鼎盛時期,手頭的戰兵輔兵和家屬加一起超過十萬,已是一大強藩。什麼時候手下只剩過一百來人,虎落平陽,只能是一頭喪家犬。

聽到主帥的命令,有幾個家丁擋了上去。

衝來的這幾十個寧鄉軍士兵打扮很是奇怪,和孫元的軍隊打了這麼多年,加上細作帶回來的情報,清軍對揚州鎮究竟有哪幾支部隊,戰鬥力如何都非常清楚了。

寧鄉軍雖然都使用制式武器和裝備,可各營之間還是有所差別的,有自己獨特的標誌。其中最醒目的是兩支騎兵,湯問行的騎兵軍是老部隊,裝備非常好,很多人頭上都戴著貂皮帽子。而冷英的金雕營是預備役出身,要差點,戴的是狗屁。

至於步兵,則有的人會在鎧甲上畫些圖形,有人則在頭盔上插根野雞毛什麼的,這屬於他們的個人行為,漸漸成為潮流,上面也不管。

而眼前這幾個寧鄉軍士兵看起來卻甚是奇怪,他的板甲的胸口上用藍漆畫了三個藍森森的相互交錯的圓環,也看不出他們究竟是哪一營的。

為首的那個敵人非常高大,腰粗如水桶,手長腳長,站在那裡如同一座威風凜凜的鐵塔。他手中使的是一把斬馬刀,揮舞之間,有隱約的風雷聲響起。

一個白亮的大花閃過,就將兩個耿仲明的親兵連人帶甲砍成兩斷。

這一刀掃過,讓何滿嚇了一大跳:好大力氣,好厲害的刀法。

沒錯,此人的力氣當真是打得驚人。先前為了逃跑,很多人都脫掉了身上的鐵甲,扔掉手中武器。耿仲明的家丁雖然沒有穿鐵甲,可好歹還是著了一件薄皮甲的,竟然就這麼被人舉重若輕像切蘿蔔一樣腰斬了?

還有,能夠做耿仲明親衛的誰不是武藝高強,戰鬥經驗豐富之輩,方才他們撲上去,手中的武器交織成一片光網。可這對敵人卻毫無用處,那個大漢只輕輕一揮,就找到了兩人武藝中的破綻。

在他手下,幾乎沒有人是他一合之敵。

此人武藝之強,當真是平生僅見。

如果換成是以前在戰場上,對上這樣兇悍的敵人,何滿肯定不會就這麼傻楞楞地衝上去,因為照他看來,自己在他手下估計也就是一個照面的工夫就會被人殺死。要解決他,得用硬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五代竊國

一字營

大學士

衣山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