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山盡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121章 養由基,國士,衣山盡,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轉眼,就有超過三十個清兵死在敵人狂風一般的衝擊之下。

剩餘的眾人都心生畏懼,呼嘯一聲,頓時四散而逃。這個時候,在死亡的威脅之下,即便是最剽悍計程車卒也被這閃電一擊徹底打垮了。

阿濟格心都在滴血,自從寧鄉軍出現,自從清軍崩潰以來,他在戰場上反覆衝鋒,好不容易收攏了一千多人馬。可只一個照面,就被敵騎衝散。難道……這寧鄉軍是自己天生的剋星。

他孃的,不能再逃了,殺過去!

阿濟格知道自己的戰馬累了,士卒們累了,自己也累了。而敵騎正自生龍活虎,這個時候轉身,能夠在天黑之前逃出去嗎,他沒有任何信心。

他大聲咆哮,“反擊,反擊!”

身後,還有大約二十來騎漢軍騎兵面面相覷,都不知道該如何是好。

阿濟格也懶得去管,手提先前從寧鄉軍手中搶來的大錘,瘋一般四下砸去,無論敵我只要擋在自己面前,就是狠狠一擊。

頓時分開一條人肉血路,一口氣衝翻了兩個寧鄉馬刀騎,箭一樣刺進敵騎兵群中。

揚州海軍陸戰隊騎兵顯然是對阿濟格的兇悍估計不足,頓時被撞得亂成一團。

戰馬長嘶,騎兵如同樹葉一樣落下。

……

“好一員猛將,當世虎賁啊!”遠處,一個寧鄉軍將領忍不住讚了一聲:“可惜他是建奴,否則某當招降此人。不過,看他的武藝和身上的鎧甲,應該是建奴軍中的大人物,說不定還是阿濟格呢!”

說到這裡,他年輕的臉上露出了一絲笑容。

這個年輕的將領正是海軍聯合艦隊司令官方惟。

和別的寧鄉軍騎兵身上都穿著樣式簡單而實用的胸甲不同,方惟身上的盔甲極為華麗,樣式非常古怪,卻是已經好幾百年沒有在戰場上出現過的山文字鎧。

所謂山文字是一種至少出現於唐朝的中國式盔甲,後作為高階武將盔甲流行於宋明兩朝。由於其甲片多為山字形金屬片組合而成,所以稱之為山文甲。

山文字鎧在唐十三鎧中排名第四,唐十三鎧分別是:明光光要細鱗山文鳥錘白布皂娟布背步兵皮甲木甲鎖子馬甲。其中明光光要鎖子山文鳥錘細鱗甲是鐵甲,後三種是以鎧甲甲片的式樣來命名的。皮甲木甲白布皂娟布背,則是以製造材料命名。在鎧甲中,仍以明光甲使用最普遍。

山文字鎧不是全身甲。但是,它們的某些防護能力是不同的,它的“倒丫”甲片中間凸兩邊凹,由多片甲片相互扣合成整片甲,這樣甲表面形成無數的凹凸面,非常利於防箭。

建奴不是號稱弓馬天下第一嗎,這種鎧甲用來剋制他們自然最好不過。當然,因為製作工藝繁複,又是純手工。造價不菲,也只有大方這種一軍軍主使得起。

方惟沒有看到過阿濟格,自然也不知道眼前這人就是此路建奴大軍的魁首,否則必然會不惜一切代價命人活捉此獠。

笑畢,當下毫不停留直接從背上抽出大弓,連環三箭射出。此弓乃是蒙古人日常使用的反曲騎弓,個頭不大,方便攜帶,但威力比只西方的中世級蘇格蘭長弓比不遜色多少。

當年大方在孫元麾下任侍衛的時候,就憑著一手好箭法贏得神射手的偌大名頭。後來,孫元未來獎勵他在戰場是立下的功勞,特意命軍中工匠為他製作了一把五石硬弓。

軍中能開四石弓者已是精銳,開五石弓的更是百裡挑一的強者。只不過,寧鄉軍裝備了大兩火器,弓手對兵員素質要求實在太高,不符合孫元的建軍思想。於是,寧鄉軍就不設弓兵。

當然,射箭在中高階軍官,尤其是九邊出身的武將中依舊是他們的看家本事之一。

當年大方筋骨沒有長成,開這種五石硬弓,每射出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五代竊國

一字營

大學士

衣山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