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山盡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170章 朕什麼都知道,國士,衣山盡,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這個時候,弘光反有這麼個古怪的念頭。

正當他為朝中兩派官員扯皮的事情弄的頭疼,甚至沒辦法和大家討論什麼時候向太廟獻俘之時,一個更大的捷報傳來。

兩天以後,王鐸的摺子送到京城,隨同摺子一起來的還有吳三桂和尚可喜的腦袋。在捷報上,王閣老得意洋洋地說,在他的指揮下,英雄的寧鄉軍將阿濟格主力圍在天平府天門山上。

為了報效君父之恩,他親冒矢石第一個登陸天門碼頭。同建奴激戰一天兩夜之後,終於攻上天門山,全殲建奴大軍,斬下了阿濟格吳三桂尚可喜的頭顱。

至此,江南一地的清軍已經被我大明朝徹底消滅,將再無戰事,特將吳三桂和尚可喜二賊頭顱送到留都,請陛下查驗。至於阿濟格的腦袋,寧鄉軍說另有他用,已經火速送去江北,送去揚州鎮前線軍中。

聽到這個喜報,弘光歡喜得幾乎跳了起來,如果他還跳得動的話。沒辦法,實在太重了。

當下,弘光立即召集從北方南下的崇禎朝老臣,請他們查驗這兩顆頭顱是否屬實,就好象當年皇帝派他們去查偽太子案時一樣。

尚可喜是天啟年間登萊之亂時投降滿清做了漢奸的,迄今已經幾十年,認識他的人並不多,因此去的崇禎老臣也認不出來。可吳三桂在崇禎末年可是北京的名人,吳家在京城本有宅子,他父親吳襄常年在場面上行走,認識他的人多了去。

一看,果然是他。

如此,已經沒有任何疑問了,阿濟格大軍已經被全殲。

五萬人馬,這可是五萬清奴的主力啊,就這麼在寧鄉軍和鎮海軍的聯手進攻下煙消雲散了。江南一地,算是徹底保住了,留都,算是徹底安全了。

可是,在摺子上,王鐸卻大噴口水,將朱大典貶得一錢不值。又彈劾他冒功請賞,傻逼一個。這種人,如果不殺,軍心不穩,朝政不穩。不殺,弘光就是一個昏君。

這個摺子一到,引起的震動比先前朱大典的捷報到留都時更大,而且讓整個朝廷陷入混亂之中。

本來,先前朱大典的捷報一到,朝中就莫名其妙地分成馬阮和錢謙益兩派,大家相互攻擊,打得頭破血流。可老王的摺子一上,不但彈劾了朱大典,順帶著將鄭森和鎮海軍也繞了進去。說是大勝關之戰本來就是寧鄉軍的水師打的,鎮海軍不過是揀了個便宜,還好意思來獻捷,小人,小人!

這下,王鐸算是捅了馬蜂窩了。

寧鄉軍的厲害大家都是知道的,水師可是在南京舉行過一場盛大的閱艦式的。王鐸說所有的勝仗都是寧鄉水師所為,老實說大家心中都是相信的。不過,就算如此,朱大典和鎮海軍就算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就算沒有苦勞,也疲勞了,分潤些功績給人家也是應該,這也是明朝官場的潛規則,所謂上山打獵,見者有份。如今可好,王閣老直接將這個潛規則擺在檯面上,就不能不管了。

於是,潛伏了一年多的東林黨又跳了出來,不但彈劾馬阮二人,連錢謙益這個叛徒也一起捎帶進去。

東林在經過馬士英和皇帝的聯手打壓之後,已經徹底失勢,全靠在江北督師的史可法一人支撐。可以說,此刻朝廷中的用人權和軍權都被馬士英把持,而財政權力則落到錢謙益之手,他們也不過是一群閒人。

但問題是,天下文官出東林,架不住人家人多,又把持著輿論。

於是,言官們就將開足火力上摺子罵娘。不但如此,民間的讀書人也開始鬧起來。大有將馬錢二黨一舉剷除的架勢。

這個時候皇帝才感覺的到問題的嚴重性,弘光從內心中來說對馬錢二黨中的馬士英雖有偏愛,可也懂得需要扶一個錢謙益來平衡。所以,在朱大典的摺子送過來的時候,他還想著該如何將此事糊弄過去。現在好了,東林重新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五代竊國

一字營

大學士

衣山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