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山盡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153章 巧舌,國士,衣山盡,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尚可喜又開始大笑。

阿濟格:“住口,再笑,我砍了你。”

尚可喜一拱手:“英親王,你這話我就不敢苟同了。首先,且不說吳三桂是不是有反心,單說‘如今我大清如日方中,正要混同一宇。他姓吳的天大富貴不要,怎麼可能上弘光那條將沉破船,這不合常理’這一句就不對。沒錯,我大清朝先前是統一了北方,明朝看起來可謂是搖搖欲墜。可是就我看來,北方諸省已然殘破,十年就有九年荒,遍地流民賊寇,明朝以前每年都要拿出大筆銀子用於鎮撫地方。如今,沒有北方這個包袱,弘光的日子可筆崇禎好過多了。”

“而且,江南一地人多地廣,百姓富庶,天下財富的七成出於此地,我大清朝之所以南征,不就是要奪這片膏腴之地嗎?”

“沒有包袱,國家有富,弘光要想守住半壁江山,至少錢糧上是夠用的。”尚可喜擺了擺手,示意已經陷入狂暴中的阿濟格稍安勿躁,繼續侃侃言道:“有錢有糧,要想守住江南,還得有兵。至於軍隊,客觀地說,寧鄉軍很強,當年濟南之戰的時候,咱們不就吃了一場敗仗。嶽託鰲拜阿山就不死在手頭。我有種不好的感覺,江北那邊多鐸要想解決孫元,只怕不是那麼容易。有孫元的戰績在,吳三桂有動搖之心,也不奇怪。”

阿濟格冷笑:“巧舌如簧,你就繼續蒙我吧,也要某相信才行。”

“不是蒙,是確實。”尚可喜肯定地說。

“確實,可有證據?”阿濟格繼續冷笑。

“英親王,據我所知道。那日大勝關之戰,等到寧鄉軍從背後殺來之時,我軍已經支撐不住了。按說,牛首先山距離大勝關戰場也沒有幾步路,別說是深受我大清隆恩的吳三桂,換成任何一個帶兵大將,見你這邊吃緊,必然會出兵救援。關寧軍兵多將廣,一旦加入戰場,雖說不能擊潰寧鄉軍,但維持住戰局應該沒有任何問題。只要咬牙槓到天黑,這一仗,我大清同明軍只能算是不分勝負。如此,英親王你也不至於將手頭的兵馬丟個精光,以至到了近乎山窮水盡的地步。而且,如果關寧軍能夠頂著寧鄉軍,以親王你的勇武和建州大兵的剽悍,未必不能反敗為勝,對此,我是堅信的。”

“可是,可是就因為吳三桂,卻將這個可能徹底扼殺了,一箭不發全身而退,眼睜睜看著我大清軍崩潰而不顧。英親王,你還說他沒有二心嗎?”說到這裡,尚可喜語氣激揚起來:“親王你要證據,我可以給你。”

說著,就從袖子裡掏出一份文書遞了過去:“這是吳三桂部將朱芬的親筆告發信,上面詳細地記錄了當日吳逆的言行,還請英親王你過目。”

“什麼?”連證據都拿到手了,阿濟格不禁吃了一驚。這個朱芬他是知道的,在關寧軍中職位雖然不高,可卻是吳三桂的是身邊人。他一把將告發信抓了過去,滿面猙獰地看起來。

這一看,只覺得胸膛都要爆炸了。

那封告發信上倒是沒有直接說吳三桂已經投降了弘光朝廷,只將大勝關一戰中吳三桂和部將的對話,已經最後決定全師而退的事情詳細說了一遍。什麼“總兵官,部隊可是咱們安身立命的根基啊,能不死人最好就別死人。如果沒有部隊,在建州人眼中,咱們又算得了什麼?”更是重點描述的內容。

“唰!”阿濟格越看越怒,一把將告發信撕成碎片,怒嘯:“賊子,賊子!”

尚可喜見阿濟格已經被自己成功的激怒,心頭得意。實際上,告發信是他和朱芬斟酌了半天才寫好的。朱芬是這些年在關寧軍混得也是不成。自己答應只要整死吳三桂,就會在阿濟格面前保舉他為關寧軍的統帥。又說吳三桂在戰場上見死不救,已經觸怒了阿濟格,英親王已經準備治他臨陣脫逃之罪,現在只需要一個由頭,如今正是朱將軍你立功之時,休要錯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五代竊國

一字營

大學士

衣山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