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山盡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124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二),國士,衣山盡,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說完,一行人催動戰馬,一陣風似地朝前衝去。

這一戰,清軍出動了五萬人馬,當然,吳三桂的兩萬關寧軍從頭到尾都是作壁上觀,最後見勢不妙,索性腳底抹油跑了。因此,阿濟格部清軍真正投如戰鬥的不過三萬,而鎮海軍兩萬,寧鄉軍海軍陸戰隊五錢。

雙方總共出動五萬兵力,彼此之間力量對比相差彷彿。

雖說這種規模的戰役單從數字上來看,在明末的各大戰役中也不算什麼。可這一戰,清軍都是精銳,而寧鄉軍陸戰隊和鎮海軍的戰鬥力也非常出色。

可以說,當今世上最剽悍的三支部隊在此時此地碰撞擊在一起,起慘烈處更是勝過以往的任何一場大決戰。

到處都是吶喊聲,得勝的鎮海軍並不罷休,依舊打著火把追擊。戰場很快地鋪開去,從大勝關到採石六十里長的距離裡到處都是火光和鎧甲的閃光。

雖然已經一天沒有吃飯,鎮海軍還是在不停地向前跑著,因為他們知道不能給建奴回到採石大營喘息的機會。

有軍官正大聲的地鼓勵著士兵:“快快快,我們累,建奴跟累。更何況建奴已經喪膽,咱們只需朝前跑,直接衝到採石就能休息了。”

喊話這人正是軍中的一個教官,按說,作為軍官他有一匹戰馬可以代步。可此刻,他的戰馬上已經放滿了鎧甲和兵器,自己在隊伍中不段鼓勵著掉隊計程車兵,並順手將部下的兵器扛在自己身上。

既然官長都在咬牙堅持,還能說什麼呢?

隊伍中沒有人抱怨,所有人都機械地邁動已經如同灌鉛一般的雙腿,轟隆地沿著江岸朝前不要命的跑。

“採石,採石!”

有人有節奏地喊著,接著是第二人,第三人,第一百人。轉眼,滿時間都是這鏗鏘有力的吶喊聲,身上的疲憊彷彿也在這叫人心血沸騰的口號聲中一掃而空。

鄭成功的中軍等人已經跑得渾身是汗,即便有陣陣夜晚的江風吹來,還是感覺身上燥熱一片。他若有所思地看了一眼秦易:“秦教官,我現在算是明白寧鄉軍為什麼能夠百戰百勝了,關鍵在於官兵一體,士兵怎麼樣,軍官也怎麼樣。打仗的時候,軍官衝在最前頭,如此自然是上下用命。”

前邊的朱大典道:“官兵一體?荒謬!若是軍官沒有威嚴,士卒不敬,部隊還怎麼帶?”

秦易笑了笑,也不說話。這事說起來簡單,可做起來卻不容易。實際上,已是近乎離經叛道,不為世人所理解了。

他將目光落在前面,鎮海軍主力還在不住追擊敵將,但輔兵們已經開始打掃戰場。

走了這麼長路,此刻的他才是第一次清晰地看全了整個大勝關戰場。實際上,如此規模的大會戰,作為一個指揮官,根本不可能顧及到戰場的任何一個角落。

鎮海各部與敵人攪在一起,到最後已經到了各自為戰,甚至建制混亂的地步,彼此之間只能用旗號簡單聯絡。如果不是陸戰隊適時趕到,鎮海軍說不定還真要全盤崩潰了。

篝火燃起來,繳獲的武器和鎧甲在地上堆起一座座小山。

一隊又一隊俘虜被解除武裝,在士兵的押送下朝東面走去,沒頭沒尾。其中有不少剃了頭的真韃,但更多的是尚可喜的漢軍。

如果不出意外,尚可喜部已經被全殲了。

勝利是空前的,但鎮海軍也付出了不小的犧牲。這一點從擺了一地的屍體中可以看出,很多鎮海軍和建奴的屍體糾纏在一起,怎麼也分不開。

血已經凝固成豆腐模樣,黑亮亮地倒影著天上那輪明月。

有戰馬在大風中長聲悲鳴,與澎湃的長江水連在一起。

“這仗慘烈啊!”秦易吸了一口氣,忍不住念道:“水聲激激,蒲葦冥冥;梟騎戰鬥死,駑馬徘徊鳴。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五代竊國

一字營

大學士

衣山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