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山盡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183章 炎熱一夏,國士,衣山盡,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親和虞人的喜歡,罷了,這事還是等她們來決定吧:“英吾兄生得一個好兒子,某羨慕都還來不及呢!等到將來長大了,沒準又是我軍的一員虎將。”
高傑又橫了兒子一眼:“小畜生,別以為穎川侯稱讚你兩句就當自己是個人物。”
又對孫元道:“太初,不管你什麼時候發動總攻,下令就是了,我秦軍就算再一次將部隊打光,也會衝鋒在前,絕不後退一步。到時候,高某當衝鋒在最前面。”
“打不光的,建奴已經沒有力氣了,這必將是一場簡單的戰鬥。”孫元撫摩著嘴唇上的短鬚,自信地說。
遠遠站在大傘下的,阮大鋮已經被曬得頭昏眼花了,看著在毒辣的日頭下說話的孫元和高傑,心中奇怪:這兩人不熱嗎……太壯實了……這就是兩頭牲口,不,應該是猛獸。我大明朝什麼時候出過如此剽悍之人……
卻見,在陽光上,兩人都敞著胸懷,露出岩石般結實的肌肉,汗珠子如此珍珠般不住滾落。溼漉漉的衣裳貼在身上,勾勒出健美的線條。
兩人之中,高傑身高一米八十,孫元一米七十出頭,這樣的身高在普遍營養不良的明人之中簡直就是大漢,呈現出一種如同希臘雕塑般的美感。
他們兩人在一起,簡直就是猛虎和豹子的相會,震懾人心。
實在太熱了,已經連續三天沒有下雨,地上草都被曬得乾枯,水田裡全是大大小小的口子。至於在前線作戰計程車卒,很多人的臉上和胳膊上都被曬得脫了皮。
阮大鋮的汗水不住地流著,冰鎮酸梅湯一碗接一碗地喝,可身上的躁熱之氣還是壓制不住。老實說,果園的冷飲整治得不錯,這個和尚火夫在廚藝上有過人的天分,自己已經習慣了他的菜餚,須臾也離不得。可今天不知道怎麼的,用了這麼多酸湯,心火卻是壓制不住。
心中雖然發慌,可還阮大鬍子還是敏銳地意識到自己雖然熱得苦,可建奴更苦。
放眼望去,多鐸的老營沐浴在明晃晃的陽光上,鬼影子也看不到一個,就連望臺和土圍子上的哨兵也逃到陰涼處避暑去了。
據他所知,建奴一向軍紀嚴明,像這種擅自脫離崗位的行為那可是要被砍頭的。可現在卻好象沒有人管,這說明,建奴的軍紀已經徹底不存。而且,聽人說建奴已經斷糧十來日,再加上又起了瘟疫,軍士死亡將近五成。也許……也許孫元就在這兩天就會發起總攻。
就在這個時候,突然間,一陣嘈雜聲傳來。
仔細聆聽,好象是有人在遠處唱戲,又是鼓兒,又是罄兒,又是笛子,又是喇叭,好生熱鬧。
“這是什麼?”阮大鋮滿心疑惑,忍不住回頭問果園。
果園是寧鄉軍火夫,揚州鎮在搞什麼名堂,或許他知道。
不過,果園好象也是丈二金剛摸不著頭腦的樣子:“大司馬,小僧也不知道究竟是怎麼了?”
阮大鋮:“你們寧鄉軍也養戲班子?”實際上,在這個年頭,崑曲已經開始在上層階級和市井中開始流行。
所謂崑曲,又叫崑山腔,產生於蘇州崑山一帶,最早出現在元朝末年。它與起源於浙江的海鹽腔餘姚腔和起源於江西的弋陽腔,被稱為明代四大聲腔。
崑山腔開始只是民間的清曲小唱。其流佈區域,開始只限於蘇州一帶,到了萬曆年間,便以蘇州為中心擴充套件到長江以南和錢塘江以北各地,萬曆末年還流入北京。這樣崑山腔便成為明代中葉至清代中葉影響最大的聲腔劇種。
崑曲唱腔華麗婉轉念白儒雅表演細膩舞蹈飄逸,加上完美的舞臺置景,可以說在戲曲表演的各個方面都達到了最高境界,因此,光受士大夫階層推崇,乃是日常休閒娛樂的主要方式之一。
有明一朝,很多大名士嗜好此道,甚至親自動手作曲寫詞。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