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山盡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175章 能養活這麼多人嗎,國士,衣山盡,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周仲英是個沒什麼本事的,可倒是懂得湊趣,就插嘴:“不知道侯爺因何嘆息,又因何知道建奴不成了?”

孫元:“崇禎十二年建奴南侵,濟南之戰時,某擊潰了多爾袞的左路軍,你知道繳獲多少嗎?”

周仲英討好地笑道:“小生那個時候還在揚州呢,如何知道?不能親眼見到侯爺戰場上的英姿,小生甚是遺憾。”

孫元:“當年,光是多爾袞的左路軍就俘獲人口二十五萬七千,繳獲黃金四千餘兩,白銀一百餘萬兩。這還是其中一路,另外一路的繳獲大約也差不多。這才過去多少年,建奴多鐸部從北京到山西,再到陝西,過河南,進江淮,怎麼才四十萬兩白銀,俘獲的人口也僅僅一千一百多,由此可見,建奴是真的不成了。此消彼漲,這一戰以後,明清兩國的力量對比怕是要徹底翻轉過來了。”

周仲英:“侯爺見微知著,明見千里,小生佩服。”

興泰也插嘴道:“侯爺,以前建奴在遼東的時候,地盤就那麼大一點,管理起地方來也花不了多少錢。遇到懷年景,實在支撐不住了,就出兵入關搶上一把。對於建州來說,大明就是一個聚寶盆,只要伸手,左右都咂摸三瓜兩棗。可現在入主中原,地盤不知道擴大了多少倍。光靠八旗那點人馬,別說管理,要想鎮守都守不過來。因此,要想管理偌大一個北中國,就不得不靠漢人。”

“這無形中就增加了十倍的開支,再加上各地的義軍風起雲湧,要想鎮壓下去。就得元件更多的漢軍,如次一來,滿清的財政就開始吃緊。以前建奴沒錢了,可以南下搶劫。可如今,整個聚寶盆都被他們抱在懷裡了。但這個時候,建奴突然發現,這盆裡根本就沒錢。”

“哈哈,這麼說倒對。”孫元哈哈笑起來。

“關鍵是,北方實在太窮,多鐸根本就搶不到什麼,尤其是陝西和河南。”傅山也點頭,說:“自崇禎初年到現在,陝西河南幾乎是年年大旱。崇禎元年,旱災霜災,食蓬蒿;二年,北方又大旱,人相食。三年,且陝大旱,米脂夏秋顆粒無收。五年,陝西大旱,人相食殭屍遍野。六年,河南大旱,豫西百姓死亡過半……十六年,豫西蝗災,夏秋兩季絕收……這真是多鐸部此次南下進攻南京的行軍路線,沿途根本得不到象樣的補給。一應糧秣都要從京畿和山西千里迢迢運來,窮成現在這樣,也可以理解。”

他就好象在背書一樣,將崇禎元年到弘光元年的天災完整地說了一遍,聽得眾人一陣唏噓。這個時候,大家好象有些明白了。大明朝搞成現在這鬼樣子,不是因為闖賊和建奴太兇悍,而是北方的氣候太糟糕。說難聽點,老天爺不站在崇禎皇帝這邊。

傅山接著道:“大明朝之所以搞成現在這樣,以至北京陷落,崇禎天子殉國,那是因為北方實在太殘破了,將整個國家都拖入了無底深淵。建奴欺負衰弱的明朝也算不得什麼了不起的武功。如今,他們入主中原,當了家才知道柴米貴。只要不能拿下東南財賦之地,建奴揹著北中國這個包袱也撐不了幾年的。穎川侯你說得對,此消彼漲,這一戰以後,明清兩國的力量對比怕是要徹底翻轉過來了。”

孫元想起這十多年來北方國人所遭受的苦難,心中也是難過:“罷了,就不說這些。某想問的是這一仗該如何打,如何才能完美地解決多鐸。大方已經斬殺了阿濟格,我們寧鄉軍的主力反落後於海軍了。還有,別忘記了,淮安那邊的劉春還等著我們呢。”

淮安那邊已經有訊息傳過來了,劉春這小子果然是個狠角色,他和郝肖仁一道將整個山東軍的兵權都抓到手裡,就連劉澤清也不明不白地死了。雖然劉鶴洲究竟是怎麼死的劉春也沒有說,但孫元已經猜得八九不離十,說不好劉春還真的犯下了弒父大罪,這小子就是頭惡狼。他雖然是個混蛋,可卻是我孫元的混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五代竊國

一字營

大學士

衣山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