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山盡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072章 大明果要完,國士,衣山盡,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留都南京。
幾乎同時,淮安揚州打成一鍋粥,戰爭進行得如火如荼。
但在此刻的南京卻如同籠罩積雨雲下,江北戰事實在太亂,又打了這麼長時間。即便寧鄉軍有著百戰百勝的名頭,可北面那邊的情形南京城官民卻是一無所知。在大家看來,自從建奴南侵以來,事實上徐州淪陷泗州淪陷揚州被敵人圍得水洩不通,丟城失地,已經吃了不小的敗仗了,而寧鄉軍到如今在戰場上還沒有任何表現。
其實這也不怪南京的官民,實在是明朝的通訊條件實在太糟糕。過了長江除了建奴還是建奴,交通中斷,音汛全無,根本就不知道那邊是什麼情形。
大家都在默默等待著好的或者壞的訊息,就在這個時候,一個巨大的噩耗傳來,黃得功被孔有德和耿仲明打敗了。廬鳳軍如今只剩七千餘人,再無力作戰了。
廬鳳軍的訊息之所以首先傳到南京,那是因為黃得功在吃了敗仗之後,撤退到天長和儀徵一帶。而儀徵距離南京只有一江之隔,中間沒有建奴阻隔,還能保持同南京的聯絡。
黃得功這人是一個典型的明末軍閥,凡事都只講究利益。吃了這麼大一個虧,黃虎山是被建奴打怕了,第一時間想的就是儲存實力。於是,老黃就派了個使者來南京說是想放棄天長和儀徵,將軍隊撤回江南。他那邊已經開始準備船隻,不日就能起航。
當然,廬鳳軍那麼多人馬,再加上軍屬和庫藏,要想撤退卻不是那麼簡單的事情,需要朝廷幫忙徵發民夫接應。最最重要的是,廬鳳軍南撤之後需要一快地盤安置,所需錢糧朝廷也要支應一些。
為了能夠讓朝廷和天子同意他南撤,黃得功在奏摺上說建奴剽悍兇殘,竟不能當,臣已經盡力了。若再打下去,只怕就是全軍覆沒的下場。至於高傑劉擇清和孫元,只怕也支撐不了多長時間。如今,大家只能退到長江南岸,希望能夠靠著長江抵擋上一陣子。
這道摺子也不知道是黃得功故意誇大其辭,還是真正地對這一戰絕望了,一送到南京,留都大震。
是啊,形勢已經到了無法收拾的地步了。江北四鎮中的高傑已經傷筋動骨,黃得功大潰,至於劉澤清,戰鬥力最差,又遠在淮安,根本就指望不上,說不定已經被準塔給滅了。
在原來,南京小朝廷和滿城百姓還把希望放在孫元的天下第一軍身上。可揚州形勢都惡劣到如此地步了,寧鄉軍那邊還是沒有訊息過來,難道他們打得也不順利,甚至敗了……
建奴實在太多,就算寧鄉軍再能打,可要解決建奴也需要日子吧!說不定還沒等到孫元推進揚州,揚州就已經失陷了。揚州一丟,建奴瞬間就能過江打到南京城下。天下第一軍就算要過來救,也來不及了。
而且,大勝關那邊還有八萬建奴,兩軍若是在南京城下合流,即便是寧鄉軍過來,只怕也贏不了。
難道南京真要丟了,我大明最要完了?
這個念頭同時在所有人心中閃過,繼而引起一陣強烈的恐慌。
實際上,在多鐸南下之時,馬士英和阮大鋮就想過要遷都,帶著天子放棄南京朝南方撤退。也就是在那個時候,留都的公卿大夫和富戶已經開始著手準備行裝,更有小官吏們甚至直接辭去職務直接跑了。只不過後來在錢謙益挾輿論的壓力之下,孫元又和馬士英達成共識,馬閣老和阮尚書二人才勉強同意讓皇帝留守南京。
如今,建奴多鐸大軍已經推進到揚州,與南京近再咫尺,阿濟格推進到大勝關,斥候已經在城外跑馬了。
黃得功已敗,揚州定然是守不住的,至於大勝關那邊,估計鄭森也是頂不住的。說不頂多鐸還沒到,阿濟格就先將鎮海軍給擊潰了。
此時不逃,更待何時?
……
可以說,黃得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