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山盡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558章 廢兩改圓(二),國士,衣山盡,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孫元沉吟片刻,為難地說:“按說,京城百姓受了建奴多年禍害,這次好不容易把我寧鄉軍盼望到了,是應該將土地和房產歸還百姓。可是,我已經答應以軍功授田。來北京之前,軍中將士都聽說京城的繁華,已經有人想要將家安置在這邊。我若是不答應他們,豈不是出爾反爾?”
黃佑:“順天府年年大旱,無主的荒地也有不少,可以用來獎賞有功將士。”
孫元苦笑:“黃兄出生名門,有的事情只怕不甚清楚。孫元乃是農家子弟,卻曉得這生熟田的區別大了去。比如我老家的水田吧,兩代人大水大糞施下去,幾千斤總是有的。到最後,畝產也不過五百來斤黃谷。這已經是侍弄得不錯的,甚至還引起小人的覬覦。正以為受胥吏所逼,某這才憤然投軍。”
“這還是在江南富庶地區,這還是水田,種植的是高產量的水稻。即便是在揚州,普通農田也就三四百斤的產量。到北方,種產量低的麥子和穀子,一年到頭能收多少糧食?”
“換成生地,會是什麼情形?”孫元嘆息:“如果將生地獎賞將士,只怕大家都心有怨懟。”
黃佑禁不住一呆:“太初說得是啊,與其如此,還不如不賞。不過,這樣你將來又如何面對京城百姓?”
面對京城百姓,是京城計程車紳吧?孫元心中冷笑,這群人可不能代表百姓。可是,自己以後要想在北京立足,還不得不依靠他們。畢竟,在宗法社會里,皇權不下縣,這些人才是真正的基層組織。
孫元一攤手:“如此,還真是沒有辦法。反正無論怎麼做,都不是妥當之舉。”
黃佑沉吟片刻:“太初一定要賞田宅給有功將士嗎,難道就不可能換成其他財物?”
“軍功授田是早已經頒佈下的法令,豈能夠更改?”當然用錢財賞賜將士也是可以的,不過,孫元將來可是要將家安在北京的。將士們若是能夠北京有田有房,自然會同自己一條心。
黃佑:“要不,就用錢贖買百姓的房產和土地。順天府屢經戰亂和天災,地價很低,還在我們所能承受的範圍之內。”
“贖買!”孫元眼睛一亮:“這個法子好啊!”
是啊,每個封建王朝開國之初都欣欣向榮,可到了後期因為人口的大爆炸,加上土地大量兼併,社會矛盾就會尖銳起來,直到不可調和的地步,然後就是一場大動亂。直到人口大量死亡,人地矛盾緩和之後,才能迎來一個太平年月,這就是所謂的王朝週期律。
這個所謂的鐵律知道工業社會的到來,才被埋葬進歷史的墳墓之中。原因很簡單,國家可以透過工業化大量吸納多餘人口。
因為,在古代,幾乎所有的皇帝都有一個共識——只有全是小自耕農的扁平社會才是最理想的世界。
因此,歷朝歷代有識之士都在極力讓土地兼併的步伐來得更慢一些。到工業化時代,國家甚至有意讓農民和土地所有人破產,以便將大量人口驅趕到工廠中去。將以前牢牢依附在土地上的人力物力和資本朝工業轉移。
在二十世界,中國大陸政府土改,也是基於這一目的。沒有大工業的國家,註定是一個失敗的國家。這也造成了工農業剪刀差的問題,也以一帶農民的犧牲為代價讓國家搖身一變成為世界工廠。
至於臺灣那邊,另外一個黨派在退授小島之後,也採取同樣的手段,以國家暴力強行贖買地主手中的土地,將他們連同手中的資本統統趕進城市。
贖買這個手段其實還是很不錯的,也值得此刻的孫元借鑑。
不過,他又嘆息一聲:“咱們可沒多少錢啊,軍鎮這兩年的積累都在這次北伐中耗光了,某又拿什麼來贖買京城縉紳手中的土地和房產,難不成打白條?”
“白條……絲!”孫元抽了一口冷氣:“這個法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