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山盡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322章 鄭成功有大麻煩了,國士,衣山盡,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完手頭軍務,再回後院去叩頭請安。”
“是君侯。”等到孫元下了轎子,韶虞人將頭探出轎子,說,“轎子去後院。甘將軍,請隨我來。”
甘輝抹了一下眼睛:“是,夫人。”
等到孫元進了徐州知府衙門耳房,黃佑傅山兩個智囊都已經等在那裡,將第一手的情報交到孫元手上。
揚州之戰已經過去一年多了,時局正如三人所料想的那樣。在建州八旗主力盡喪揚州戰場之後,建奴手頭可用只兵不過幾千。沒辦法,只能大量裝備漢軍旗和新附軍。同時,陝西陝西的建奴主力也開始朝北京回縮,準備力保北京。
問題是,山陝那邊道路實在太遠。而且,大量的明軍闖軍降兵軍紀敗壞,根本走不快,路上掉隊實在太多,鬼知道能有多少能夠調來京城。滿清的軍心民心已經徹底崩潰,舉國上下都籠罩在一片失敗情緒之中。所有人都知道,寧鄉軍遲早都會來。一旦寧鄉軍打到北京城下,就是他們國破家亡的日子。
據說,已經有滿清的王公貴胄打主意退後遼東老家了。至於蒙古王公們,一個個都心懷異志。這一點,從滿清在京城分發給他們的府邸中空無一人就可以看出,人家根本就沒進北京城。上層人物都在尋找後路,下面的普通建州人和漢軍旗會是什麼情形,不用想就能知道。
僅僅靠幾千正藍旗精銳,又如何守得住北京?
更何況,多鐸和阿濟格沒能拿下江南江北這個小冰河期東亞大陸僅有的糧食產地,國家財政也快維持不下去了。
在過去一年,滿清或許能靠著進山海關以來的搶劫所獲維持。但是,糧食問題卻不是單靠搶來的金銀珠寶就能解決的。
所以,孫元和兩位先生都覺得,現在正是解決北京問題的最佳時機。
孫元:“糧食被服軍械可準備妥當了?尤其是被服,我揚州鎮自擴軍以來,部隊人馬增加了一半,這其中有不少人都是南方人,可沒有在北方過冬的經驗,別到時候弄出非戰鬥減員來。不用敵人來打,咱們自己先垮了。”
正常情況下,北方冬季的氣溫一般都在零下十幾度的樣子。現在是小冰河期,氣溫降到零下二三十度也是大有可能的。今年的秋天根本就沒出現,直接一步從夏季跨入冷天。誰也說不清楚會冷成什麼樣子,這氣候不正常得很,關鍵是不穩定。
後世自願軍入朝參加長津湖戰役的時候,就因為沒有穿冬裝,發生了部隊大量減員的事情。最慘的是,一個連隊拉出去埋伏,吹衝鋒號的時候只有幾人能夠站起來,其他的戰士都凍死在陣地上。
孫元可不想這一幕發生自己部隊身上,若論起耐寒,寧鄉軍還真比不過建州人。
黃佑道:“太初你放心好了,部隊的東裝都已經發下去了。去年建奴禍害江淮,莊稼收成都不太好。惟獨棉花豐產,足夠使用。”
孫元有些意外:“棉花豐收了,黃兄辛苦。”黃佑負責寧鄉軍轄區的民政,在任上的時候,他出臺不了不少獎勵農桑的政策,看來是結出成果了。
黃佑:“不敢貪功,這都是去年的棉花,沒摘完,留到今年。”
孫元:“黃兄也不要謙虛,棉花摘下來,還得紡成線,織成衣,這都是你的功勞。某不敢想象,若是沒有黃兄,某這裡會亂成什麼樣子。”
後人一說起漢高祖劉邦之所以能夠得天下,大多會想起張良陳平這樣的謀士,覺得此二人和韓信是劉邦能夠得天下的排名前三的大功臣。但孫元卻以為,興漢第一功臣應該是替劉邦治理地方,不斷將糧秣軍械和訓練好計程車卒送上前線的蕭何。
如果沒有他,就算劉邦手頭有十個諸葛亮,沒有錢糧和士兵,也分分鐘被項羽活捉。
而黃兄,就是我孫元的蕭何啊!
有黃佑在,孫元果然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