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山盡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317章 先入北京者為王,國士,衣山盡,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肯定不會認帳的,百官的矛頭必然會盡數對準他馬士英和阮大鋮。
沒錯,如今表面上看起來,馬士英和阮大鋮位極人臣,得天子毫無保留的信任,國家大事但憑他們二人一言而絕。但回過頭一想,自己手頭其實並沒有什麼力量,無論是軍權相權還是輿論。眼前的輝煌,真真是沙灘上的城堡,一個大浪就抹平了。
這事一旦鬧將起來,自己和阮大鋮的威望將受到極大打擊。
馬士英有點懷疑,弘光皇帝是藉此事削弱自己。有明朝一朝,君權和相權都在相互搏弈。太祖與胡惟庸嘉靖皇帝與楊廷和萬曆皇帝與張居正張太嶽。究其根本,那是因為中國自古就有“士大夫與天子共治天下”的傳統和理論基礎。而這一點,恰恰又是同中央集權格格不入的。
伴君如伴虎,在馬士英看來,弘光可不想表面上看起來那麼廢。相反,如果在太平年月,陛下說不定會一位聖明有為之君。侍奉這樣的君王,卻是要非常謹慎的,千萬不能因此傷了君臣之義。
只不過,這事卻不方便對阮大鋮說起來,他也理解不了這些。
阮大鋮卻理解不了馬士英話中之話,神情亢奮地繼續說道:“瑤草啊瑤草,天子聖明啊!其實,只要在福建開鹽場,就足以讓鄭芝龍答應徵討建奴,收復北京了。可是瑤草你怕落下罵名,給朝廷留下後患,不肯答應。這一點我也能理解,畢竟鹽鐵之禁不可開,一旦開了,後患無窮,其結果你我都承擔不起。可是,除了鹽鐵,朝廷還有能夠打動鄭一官的東西嗎?沒有,沒有,沒有!”
“大軍北征何等要緊,建奴百足之蟲死而不僵,垂死惡狼最是兇狠。區區溫州府幾個港口,幾個衛所就足以讓鄭一官去冒那麼樣的險嗎?”阮大鋮道:“瑤草,我自流落到留都之後,嚐盡人間冷暖,人心這種東西可說是看破了。世間萬物,總歸脫離不了一個利字。多大的利,多大的風險,任何人都能權衡。說句難聽的話,鄭一官就算不要那幾個港口,也是總鎮福建,多了那幾處衛所對他來說也是毫無意義的。除此之外,你覺得區區一個公爵,能夠打動他嗎?”
馬士英:“這麼說來,只能封他為異性王了?圓海,你太……”
“太什麼?”阮大鋮打斷馬士英的話:“首輔,我知道你在擔心什麼?嘿嘿,不過是罵名而已,為了這國家,為了這大明朝,斧鉞加身,阮大鋮又有何懼哉?還是那句話,武夫當國,那不過是戰亂年代的特殊產物。一旦天下太平,朝廷恢復元氣,區區一鎮又算得了什麼?首輔總想著長久之計,長久之計,可我大明朝無兵無糧如今就有個坎需得翻過去啊!我的首輔!”
聽到這話,馬士英突然一臉的頹喪,喃喃道:“是啊,是啊,如今朝廷就快維持不下去了,北京是一道坎。揚州之戰到現在已逾一載。北伐不能再拖,再拖延下去,一旦建奴恢復力氣,難不成還要來個南北對峙,重延南宋與金劃江而治的舊事?”
在夜光中,馬士英身體佝僂,就好象老了十歲,變成一個脆弱的老者:“孫太初啊孫太初,你怎麼變成這樣了?想當年……想當年……”
阮大鋮冷笑:“想當年又如何,當年我看此人就是狼視鷹顧,反相畢露,今世的司馬仲達。難不成首輔還念著當年的香火情分?”
馬士英:“圓海,別說了。”
“國家大事,豈能顧念著私人情義?”阮大鋮自來就是個心胸狹窄之輩,自從做了內閣次輔之後,權勢滔天,更是有一種天下盡在我手,餘子皆不足道的錯覺。李香君一事,孫元是將他徹底得罪了。
如果侯方域和李香君只不過是逃出留都,找個地方隱名埋姓過日子,他阮閣老大人有大量,或許不會拿他們怎麼樣。事情恰恰在於侯方域竟然跑去江北,託庇於孫元。
自己和侯方域之間的仇怨路人皆知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