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山盡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306章 兩京,國士,衣山盡,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得空前大捷之後,留都的地價一日三漲,不少人的資產都翻了好幾倍。這些人,對於北伐老實說興趣不是太大。這其中以操江總督劉孔昭和幾個國公府的公爺們為代表。國家還不富裕,打仗需要耗費大量的錢財,還是先生聚十年,明清兩過劃江耳而治保持原狀為好。
況且,攘外必先安內,張獻忠和李闖餘孽一日不除,一日不能對北用兵。
至於喊北伐喊得山響的,則都是南下的那群官員,南京的物價已經讓他們的日子陷入困窘。如果能夠北伐收復失地,自己當年逃難時留在北方的產業也能順利地收回來。
說穿了,一切政治都是建立在經濟基礎上。口頭是主義,實際上都是生意。
主張北伐和主張先安內的兩派官員開始在朝堂上互掐,大有當年閹黨和東林惡鬥的架勢。
好在內閣的幾大閣老並沒有加入其中,馬士英是貴州人,阮大鋮安徽人,錢謙益常熟人,朝堂上的爭議同他們都沒有厲害關係。而且,作為弘光朝權勢最重的幾人,他們都有自己的打算和主張。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