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山盡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305章 王上加白,國士,衣山盡,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正在這個時候,遠處卻傳來一陣樂聲,然後是唱歌般的唸經聲。

接著就是木魚鼓兒磬兒一通拉敲,以及哄亂的腳步聲,聽動靜來了好多人。

“啊,是果園大師到了。”酒樓中,不知道是誰喊了一聲。

只聽得轟隆一聲,一百多個賓客都站起身來,跑到窗前互相推擠著,竭力將腦袋朝外面伸去。

這突然發生的一幕讓那爾布也懶得收拾果園,手一鬆。

何滿在墜落的一瞬間,右手抓住窗檁子,終於翻進樓中。

他抬頭朝前方看去,卻見鼓樓拐角處有一個年輕和尚穿著白綢僧衣,外面批著一件赭黃色袈裟,騎著白馬緩緩而來。

他方面大耳,慈眉善目,一隻手抓著韁繩,一隻手豎在胸前,口中正喃喃地念著什麼。

在他身後則跟著一大群善男信女,有建州人,也有漢人。

小和尚每念一句,後面的人都同時叫了一聲什麼,接著就有人跪在路邊不住磕頭。

同時,不斷有信佛之人從各處小巷走出來,將早已經點燃的香爐放在地上,不住跪拜。

在隊伍的前面,還有不少人在朝前撒著鮮花,潑著清水淨道。

說句客觀一點的話,這個和尚長相一般,也就是普通人模樣,而且有些微胖。可正因為有著一張圓潤的臉盤子,叫人見了不禁心生好感。

陽光從天上照射下來,落到小和尚的身上。一剎間,他的面上浮現出一種如同漢白玉的光澤。白麵白色僧衣白馬都在熠熠生輝,彷彿給他籠罩上一層神聖的光環。

人群已經狂熱了,可這個小和尚卻視若未間,就那麼低頭策馬朝前行去,如同一朵剛剛出岫的白雲,出塵灑脫。

這個時候,小和尚倒像是一個瀟灑的名士,面上還帶著一絲淡淡的憂鬱。真正是冠蓋滿京華,斯人獨憔悴。

那畫面,當真是美得叫人有一種頂禮膜拜的衝動。

“是果園小師父,是他!”樓上,有建州人激動地叫起來。

“對,就是他,我看得真真兒的,阿彌陀佛,真是好福氣啊好福氣啊!”

有一個建州人將一錠大銀扔下樓去,雙手合十,高聲叫道:“果園大師,這是我的一點心意,求佛祖保佑我全家安康。”

另外一個人也叫了一聲:“阿彌陀佛,給我在佛前添一盞油燈吧!”將一陀五十兩的庫銀仍下去。

有人開了頭,整座樓裡的建州人紛紛效仿,將金子銀子如同雨點一樣扔下去。有的人因為出來得匆忙,身上帶的錢也不多。剛才扔出去的銀子實在太少,不夠虔誠。於是,索性勒下指環鐲子,腰上的玉掛件,一併投了出去。

建州人自從進入中原之後,都是大發橫財,金錢對他們來說,簡直就如同糞土一般。而且,隨著八旗主力在揚州被孫元全殲,說句實在話,一種悲觀的情緒籠罩在整個北京城上面。大家都有種大難臨頭的感覺,花起錢來更是隨性。反正金錢這種東西生不帶來死不帶去,不花掉,難不成都留給寧鄉軍,變成人家的戰利品嗎?

這麼多財物扔下之後,立即就有幾個和尚抬著筐從人群中出來,手腳麻利地揀拾著。再看他們的筐中,亮晶晶一片,這一路行來,也不知道得了多少好處。

何滿在旁邊看得一陣嘆息:咱們建州上層對於供佛養佛如此大方,可卻不肯給受傷的變成廢物計程車卒一點體恤,那不成那和尚的一聲佛號比勇士的血更有價值嗎?

漢人好象有一句話是這麼說的:不問蒼生問鬼神。

或許,咱們建州王公貴族們已經將希望寄託在神佛的保佑上面。寧鄉軍,快要來了!

樓上這些貴人們所扔下的一錠銀子,足夠自己活上半年。

我大清果真要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五代竊國

一字營

大學士

衣山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