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山盡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491章 可一鼓而下,國士,衣山盡,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北京,阜成門。

同樣的朝霞照耀在北方的京城,同樣的玫瑰紅籠罩著整座城樓。

同樣的戰鬥即將打響。

幾十具壕橋大車迫近京城,轟隆聲響中,緩慢沉重而不可阻擋地朝護城河移動。

在壕橋後面則跟著數之不清的雲梯,薄霧之中,這些攻城器械彷彿一個個剛從海里鑽出來的怪獸,看得人心中發寒。

這個時代的北京總共有九座城門,在後面的清朝,負責京城防務和皇室警衛的官員又叫著九門提督。此刻的北京,單從人口數量和城區面積而言,當稱得上天下第一城。與之相比,歐洲的巴黎倫敦等大都市不過是一個稍微大點的村莊罷了。

要攻打這樣的城市,必須集中海量的兵力和海量的物資。想當年,即便是黃臺吉時代,八旗正處於全勝時期,所有建州兵力聚於城下,也只能望北京興嘆。

孫天經這一路人馬說穿了,也不過是北伐大軍的一路偏師。不可能九門同時用兵,圍攻建奴。選擇其中一到兩座城樓做突破口也符合兵法。阜成門位於北京正西,一但拿下城樓子,就可以直接殺進內城,進來攻打皇宮。而北京西城區乃是王公貴族府邸所在,建州的指揮中樞,這也傅山決定以這裡為主攻方向的原故。

城中的建奴在經過山東軍和秦軍上一次試探性的進攻之後,知道決戰就在眼前,更是將所有的兵馬都擺在城牆上面。這個時候,城牆上已是人頭蜂擁,被朝陽剪出點點黑色剪影。

城上城下,人流往來不息,不斷將守城物資送上去。熬製金湯鉛汁的篝火燃起來,沒有風,無數條黑煙筆直升空。

即便隔了這麼遠,北路軍依舊能夠嗅到從城牆上飄過來的人畜糞便的臭氣,還有煤炭那讓人嗓子眼發緊的硫磺味道。當然,這其中還有飯菜的香味。

只不知道,吃了這頓早餐,建奴的下一頓飯又從何處著落。

據偵緝廠北京交通戰情報員傳遞的訊息上所說,北京已經要斷糧了。

實際上,北直隸從來就不是一個物產豐富的地區,華北在以前也曾經是個糧倉。自崇禎初年到現在,十年竟有九年荒。在旱災最嚴重的年月,即便是在天子腳下,首善之區,也出現了人相食的事情。

但北京好歹也是京城,天下的中心,靠著大運河,江南的漕米源源不絕北輸,勉強可以維持住京城的繁華。

可惜,甲申天變,建奴入關進京之後,清人突然發現,要想在這天下第一雄城生活下去並不是那麼容易。沒有了漕運,貧瘠的遼東根本就養活不了北京這個龐大的畸形怪物。這也是多鐸阿濟格準塔三路大軍南下進攻弘光的原因。沒有江淮,北京也不可能單獨存在。

但是,現實給了建奴當頭一棒。這三路大軍不但沒有攻克南京,反讓孫元一個不剩地生吞活剝了。

事情已經過去了一年多,沒有漕米補給。而河北經歷過多年的戰亂,已經成為一片廢墟,又如何養活得了京城裡的十萬建州大爺。

於是,清庭也就這麼生生地熬著。

就在前一陣子,豪格出征將京城中所有物資收刮一空,城中軍民的吃飯問題就變得嚴重起來。

就在最近兩月,建奴開始在城中強徵漢人家中的糧食。不過,這點糧食根本就頂不了什麼用,總量有限,總歸有吃完的時候。

前幾天,濟爾哈朗已經下令殺馬充飢。

這種情況再繼續下去,不用寧鄉軍來打,他們自己先要餓死盡了。可以說,如今的建州,已經到了窮絕時刻。

無論是滿城中的建州人,還是宮中的皇帝皇太后,好象都將希望寄託在豪格那一路大軍身上,好象只要贏了這一仗,一切都會好轉。

現在回想起來,當年入關的時候,我大清是何等的意氣風發,何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五代竊國

一字營

大學士

衣山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