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山盡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538章 氣候,國士,衣山盡,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想通這一點,再加上大捷之後心情極好,孫元倒主動和錢謙益說起話來。相比起其他人,錢老頭能說會道,和他說話倒有些意思。
錢謙益這陣子是徹底被孫元的軍威給震懾了,心中一直處於忐忑之中,什麼希奇古怪的念頭都有。對於孫元,他是又敬又畏。也知道,孫太初這人是徹底的實用主義者,一旦用得著你時,對你那是極好的。一旦你沒有絲毫用處,說不準就翻臉了。
孫元這幾日同自己有說有笑,錢謙益卻越發地慎重起來,神情中甚至有不顧體面的討好之意。
聽到他說,忙道:“曹國公你卻忘記了,錢謙益以前在京城做過官的,在北京也呆過一些年頭,早已經習慣了這種氣候。那時候可比現在冷多了。”現在就算是借他十個膽子也不敢喊孫元為“太初”了。
孫元好奇地問:“我記得牧老是崇禎初年在京城的,怎麼,那個時候比現在還冷嗎?”明朝的小冰河期的未來他這些年可是見識到了。尤其是到北方之後,一入秋,天寒地凍,再加上年年乾旱,北方的農業已經徹底崩潰。可以說,在真實歷史上,明朝之亡,亡於小冰河期,亡於中央財政破產一直無力賑濟災民。
“不是崇禎初年,而是天啟年間。天啟二年的時候,錢某起復,主要承擔《神宗實錄》的編纂工作。不過,作為作為東林魁首,老夫受到魏忠賢為首閹黨的排擠,同年,受御史崔呈秀和陳以瑞的彈劾,被革職回鄉。直到崇禎元年的時候,再次起復,出任詹事禮部侍郎翰林侍讀學士。可是,崇禎十年的時候,常熟人張漢儒誣告錢謙益貪肆不法,錢某再次被削籍還鄉。直到弘光天子南渡時,才去了南京入仕。”說到這裡,回想起自己在官場上的起起落落諸多坎坷,錢謙益一陣唏噓。
是啊,他的年紀已經大了,再經不起這樣的折騰。若再次下野,只怕在沒有機會東山再起。手中一旦有了權位,就得緊緊抓住,絕不能鬆開。
可是,如今自己已經到了山窮水盡的時候,只怕再沒有前程可言了。
一想到這裡,錢謙益就心如刀攪,沉默下去。
孫元卻沒察覺到這點,道:“牧老你繼續說下去。”
錢謙益強提起精神:“天啟年的時候,也是在京城,就這個日子,那才是凍得夠戧呢!早晨一推開房門,卻見屋簷下都掛著冰凌,需要人用棍子一一敲下來。否則越積越粗,一旦落下來,還不砸傷了人?所以,依老夫來看,那時可比現在冷多了。那個時候的老夫都挺過去了,現在這點冷算得了什麼?”
“那時候牧老春秋正盛,如今年事漸高,倒是要保重身體。”孫元心中吃驚,如果事實真如錢謙益所說,那時候的北京夜裡至少有零下十多二十度,確實是冷得厲害。難怪地裡的莊稼要減產,難怪會引起大災荒。
錢謙益搖頭:“曹國公卻是不知道,那時的老夫雖然春秋鼎盛,卻是文弱書生一個,一年到頭傷風咳嗽不斷。而今即便年紀大,卻到處奔波,倒是比當初精氣神好多了。”
“倒也是在,這人啊就是磨命,不能閒,一閒下來,渾身都是毛病。”孫元說到這裡,以後意無意地看了錢謙益一眼:“如此說來,這氣候是一年比一年暖了。”
錢謙益:“放在二十年這個時間段裡來看,確實如此,總得來說,是在朝好的方面轉變。這十幾年來,年年大旱。如果這氣候變緩和些,相必災害也會輕上許多。”
“牧老說得是。”孫元笑著道:“這可是個好訊息啊,多謝錢閣老。”
“多謝老夫……”錢謙益一呆,心中不安,他無法確定孫元說的究竟是不是反話。
實際上,他並不知道,孫元這是真心實意地向他致謝。
如今的孫元已經拿下河北,再加上江淮山東河南,已近大半個中國。下一步,山陝也會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