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山盡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422章 盛世人口法則,國士,衣山盡,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餘祥哈哈一笑:“你啊你啊,怎麼連這事也想不明白?消滅高一功和劉芳亮這區區萬餘人馬,確實不算個事兒。不過,消滅了他們又如何?你就能保證散落在各省各地的那幾百萬闖賊和家眷不會重新起事?”

劉懋先:“經歷的意思是,招安高一功之後,讓他出面,招撫各地闖賊餘孽。”

“是有這個打算。”餘祥來了談性,侃侃言道:“劉懋先,說句實在話,看如今這氣候,今明兩年說不定又有大災荒,誰也不敢保證各地流民會不會再次作亂。如果他們亂起來,又當如何?以朝廷現在的國力,無論是剿還是撫兩種手段,都是有心無力,說不好又是一場大動亂。”

“還有,闖賊不事生產,當年作亂時,走一地吃一地,吃光一地就裹脅人口另走一地,就如同一群大蝗蟲,所經之處寸草不生。打個比方,他們原先不過是養在家裡的狗,可一旦粘了血食,嚐到了生肉的味道,就變成狼,不肯再回去吃屎了。”

“這人過慣了輕省日子,只要將屠刀一舉就有數不盡的金銀女子,誰肯再回家去當農民耕地為生?這是人性。”

“如今就算是上了高一功和劉芳亮,明年說不定會出一個低一功和馬芳亮。賊人越剿越多,國家越打越亂,說不好又重演崇禎年的舊事。”

劉懋先:“經歷,朝廷雖說國庫空虛,無可用之兵,可我寧鄉軍乃是天下第一軍,滅幾個蟊賊當不在話下吧?”

餘祥心中不覺冷笑,暗想:咱們寧鄉軍自成軍以來可沒有拿過朝廷一文錢軍餉,這兩年也受到諸多限制,我們瘋了才替弘光賣命呢?出錢出力不說,消耗的可是咱們自己的力量。

他搖頭,嚴肅地說:“沒錯,我寧鄉軍確實是百戰精銳,戰陣之上,也有信心打敗任何一個敵人。可是,怕就怕闖賊餘孽不肯拉開了架勢同你沙場對壘。就好象眼前的戰事,高一功和劉芳亮見勢不妙,直接鑽山溝和你兜圈圈。這才一萬闖軍就讓黃得功如此頭疼,如果那幾百萬闖賊分散成小股也使用同樣的戰法禍亂各省,我寧鄉軍就算再多十倍也莫之奈何。”

劉懋先一驚:“餘經歷說得對,如果這樣,還真是沒有辦法。所以……”

餘祥:“所以,某打算招安高一功和劉芳亮,然後由他們出面招撫散落在個地的闖軍餘部,為我所用,為我所控。以他們在闖軍中的地位和威望,定能事半功倍。”

他站起身來,在屋中慢慢地跺起步來:“其實這一手也沒有什麼新鮮的,也有史可循。”

劉懋先本是讀書人出身,經史子集本是必讀科目,對於歷史也非常熟悉,當下就明白過來:“餘經歷這是要效宋朝舊例?”

餘祥:“對,我正要採用宋朝時的手段。宋時國內各地流民作亂,剿之不盡,朝廷索性直接招募叛賊,充實禁軍。流民變成軍人,只要有一口飯吃,自然就不會再造反了。”

劉懋先:“可是,小生還有一點不解。宋朝國力強大,百姓富足,據史料記載,即便是汴梁守城門的老卒也著絲履。也因為國庫充盈,這才有財力招撫流民。如今,無論是南京還是揚州鎮都沒有那樣的財力,幾百萬闖賊可不是那麼好招撫的。”

並不直接回答這個問題,餘祥繼續在屋中轉著圈子,道:“闖軍在進入山陝河南和京畿時裹脅百萬,糜爛萬里。再加上建奴入關之後,一路屠戮。如今在北中國,已是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有的是無主的荒地,正好用來安置闖賊和各地流民。如此三五年下來,可致天下太平。”

沒錯,當年君侯在同青主先生和黃佑先生議論天下大勢的時候,就曾經檢討過朝廷對闖賊用兵的得失。其中就說過人地矛盾之見的關係。天下的土地和財富自有定數,地裡每年就出產那麼點糧食。明朝開國的時候人口不過一兩千萬,養活這點人口毫無問題。普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五代竊國

一字營

大學士

衣山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