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山盡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390章 後面就是北京,國士,衣山盡,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昨天,我做了一個夢。”

雪花紛紛揚揚落下,落到正藍旗士卒的頭上,肩膀上。那一片湛藍並沒有被白色掩蓋,相反卻如同剛磨礪而出的刀鋒,透射出逼人的寒光。

在固安,清軍老營。

豪格站在高臺之上,俯瞰著南面那廣闊的華北平原。

琉璃河已經徹底凍上了,如同一線銀蛇在雪幕中,在矇昧不明的晨光裡蜿蜒盤旋,似是要活過來,飛龍在天。

身前,五萬人馬的營盤蔓延十餘里,白色灰色的帳篷如同天上的繁星,數也數不清。

這已經是大清朝最後的本錢了,這五萬人馬中有七千正藍旗精銳,有兩萬多漢軍和新輔軍。為了這次戰役,他還將整個八旗十四歲以上五十歲以下的旗丁包衣盡數徵發入伍。

經過這麼多年的鏖戰,多少勇士死在關內戰場,八旗的血脈快要耗盡了。可即便如此,卻只能咬牙堅持下去,堅持到勝利到來為止。

以少戰多,如今的建州死一個少一個,再經不起哪怕一場失利。因為,漢人即便敗上一百次,可只要他們不投降,就能夠依靠人口和國力繼續打下去,直到最後。但建州不行,這就是小國寡民的悲哀。

就在四天前,明軍的斥候已經過河來同建州軍接觸了。

很快,到處都是警報。豪格很快就弄清楚對手的身份。來的正是福建鄭家的鎮海軍,又部三萬餘人。後面還跟著兩萬多鎮江軍和民夫,隊伍拉出起上百里。

兩軍的斥候在琉璃河來來往往,捉隊廝殺,大大小小的前哨戰打了二十來場。人馬的屍體在河流兩岸扔得到處都是,就連冰面上也隱約能夠看到人血的紅光。

鎮海軍就是在大勝關打敗阿濟格的那支隊伍,領軍的統帥乃是靖遠伯鄭森。聽說此人乃是個少年英雄,非常難纏。

這樣的一個對手,確實值得人重視和興奮。不過可惜的是,據報鄭森現在不在軍中,領軍大將換成了馬寶。鄭森和孫元走得極近,鎮海軍和寧鄉軍關係密切,部隊中的骨幹都由寧鄉軍教官擔任。

可惜的時候,孫元不知道怎麼的和鄭一官起了衝突。鄭一官也夠狠,直接奪了兒子鄭森的軍權,派馬寶統軍不說,還將軍隊中的寧鄉軍教官盡數抓捕。軍中的親孫派也全被清洗,換成了福建軍的將官。

正因為如此,現在鎮海軍中人心惶惶,士氣低落。

聽到這個訊息之後,豪格敏銳地察覺到自己等待已久的機會到了。

自從被建州低層民意綁架之後,豪格的心情一直都比較灰暗。雖說他如今已經徹底掌控了整個大清朝,只要他願意,隨時都能坐到皇帝的寶座上。可眼前的局勢已經惡化到不能再惡化的地步。建州的力量實在太弱了,死守北京說不定還真就是死路一跳。

可自己本就是打著死守北京的旗號這才奪取了整個建州政權了,又如何敢說徹回遼東的話。這話只需一說出口,自己馬上就會眾叛親離,死無葬身之地。

特別是昨天,又有斥候來報,發現一支明軍大隊剛過了結冰的拒馬河,沿著長城朝北迂迴,總數達兩萬。隊伍的旗幟也是五花八門,有秦軍有山東軍,還有朝鮮人和倭寇。

豪格抽了一口冷氣,高傑劉春他們也出動了,如果沒猜錯,定然是想去密雲截斷建州軍北上蒙古的通道。

按說,他現在最應該做的就是抽調兵馬先擊退這一路明軍,為建州保住古北口那條退路。可惜的時候,正藍旗大軍已經和鎮海軍接觸,已無暇北顧。

既然如此,就只能背水一戰了。

問題是,鎮海軍可不是善茬,畢竟這也是一支能夠和阿濟格正面硬碰硬的強軍。雖說那一戰有寧鄉軍在背後幫忙,但經過苦戰之後的部隊戰鬥力必然得到極大提升,這一點豪格也是清楚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五代竊國

一字營

大學士

衣山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