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山盡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453章 再立新功周仲英,國士,衣山盡,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密雲。
周仲英心中非常不痛快。
心中嘀咕:我怎麼碰上郝肖仁這個小人了,沒得晦氣。
事情是這樣,作為軍調處的三位長官之一,周仲英這一回也隨著小公爺出征。
軍調處個主要官員各司其職,興泰負責建州兵的招降分化瓦解安置工作,這一回因為曹國公身邊缺人,就被提拔過去做了君侯的侍衛長。畢竟,興泰這蠻子武藝實在太高強了,又立下大功,獲得了國公爺的信任;俞亮負責軍事,此番被調到了小公爺孫太經身邊做侍衛。如此一來,整個軍調處的工作都壓在周仲英的肩膀上。
周仲英是一個勇於任事之人,這兩年以來,因為經歷過揚州大戰,立下大功,整個人的膽氣也變得壯起來。心中頓生豪氣,或者說野心,有心在北京之戰中有所作為。
正因為如此,他這陣子就在心中琢磨,看能不能再立些功勞。他已經看得明白,軍調處的設定主要是為了對付建奴。如今建奴已經整個兒地被圍困在京城裡,那是秋後的蚱蜢蹦達不了幾天。一旦建奴被徹底剿滅,軍調處這個機構必然裁撤。
國公爺的心思周仲英看得明白,他老人家對於錢糧看得極緊,非常節約,每次議論揚州鎮事務的時候,最喜歡說的一個詞就是“精兵簡政”,到如今,寧鄉軍也就三四萬規模。如果換成其他軍鎮,有君侯這樣的實力,只怕隊伍早膨脹到十萬之巨了。
建奴一旦被徹底剿滅,軍調處也沒有存在的價值,衙門裡的相干人等也會分流。如此,自己將來何去何從就不得不讓他憂慮了。
俞亮和興泰自不用擔心。俞亮乃是將門之後,武藝高強,又懂得帶兵。一旦到了那時,絕對會成為人人爭搶的香餑餑,在以前溫健全就在君侯那裡討要過這個人。溫老三說,他以前在邊軍的時候不過是一個普通軍官,這些年部隊規模大了,帶起兵來漸漸有些吃力,請軍鎮派些得用的幹部過去。孫元想了想,說現在馬上就是一場規模空前的大決戰,現在再做人事調動不太合適,一切都北伐之戰之後再說。
興泰更好辦,收復北京之後,部隊主力肯定會去打遼東,興泰本是建州人,自然會跟著過去的。
可憐自己本是文職,說不好會離開部隊到地方去做個州府的掌印官。
能夠做個父母官本是一件好事,可揚州鎮不同於明朝,有自己的規矩。文貴武輕這一套在孫元這裡也行不通,如果自己到地方去,離開中樞決策機構,將來還有什麼前程?
於是,周仲英就琢磨起來:自己將來如果要想有個好的結果,就得再立點功勞。
孫國公這人惟才是舉,賞罰分明。
想當初自己不過是一個小小的秀才,公務員考試之後進了揚州鎮衙門,若不是在揚州大戰的時候立下大功,也不會有今日的位高權重……恩,現在也算是有些權力,手中掌管著百十來號人馬,軍調處帳目上也有兩千多元錢的經費單憑自己一支筆支應。
這人一旦風光過,就下不來了。再下地方上去做清得跟水一樣的掌印官,就沒什麼滋味的。如今,整個河北已經被戰火徹底打爛。軍鎮派出去的地方官窮得更叫花子一樣,累得跟狗一樣,哪裡有呆在君侯身邊來得滋潤。
要立功,要呆在中樞,這一句反覆在周仲英心中盤旋,讓他寢食不寧。
顯然,再呆在中軍行轅是沒有任何立功的可能的。打仗的事情自有其他人,騎兵軍金雕軍偉字營威武營健銳營炮營,什麼時候能夠輪到自己?
他前一段時間盡同錢閣老湯於文一群人混帳東西打交道,笑臉陪夠,廢話說夠,自己都厭煩了。
在小公爺出征的時候,周仲英突然福至心靈,覺得這是自己的一個大好機會。首先,這一路大軍迂迴去密雲,說不好會從北向南攻打北京,仗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