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山盡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0475章 濟南之戰也不難打,國士,衣山盡,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一滴滴落到地上的氈毯上:“公公之患,患在這一月來沒有絲毫拿得出手的戰績。如今關寧乃是天下第一大鎮,坐擁這麼多剽悍之士,卻無寸箭之功,無論公公得天子怎麼樣的信重,可在天下人面前,說話卻要軟上幾分。”

“試問,若是公公這一月來同建奴像模像樣地打上幾場,就算丟些人馬,死些士卒,對陛下對朝廷也有個交代。只可惜,關寧軍那群人各有各心,盤算自家的一畝三分地,不肯為公公效死。所以,末將以為,這群人都不值得信任。惟獨末將對公公一片赤誠,願為公公流乾最後一滴血。若公公依舊如此待我,末將無話可說。”

這話說得很是無禮,高錦等人面色大變,同時罵道:“狂悖之徒,打將出去!”就要動手。

高起潛突然叫了一聲:“住手!”

他揹著手在大帳裡走了幾步,良久才道:“確實,自洪老亨來德州之後,關寧諸將紛紛想其示好。卻想不到咱家往日是給他們的好處。對那群白眼狼,咱家已經失望了。倒是你這個混帳東西,對某還算有幾分忠心。說吧,你究竟想做什麼?”

高起潛打仗不成,可他這幾十年能夠夠一個小太監成長成司禮監首席秉筆,但就把握人心和朝廷政爭上,已經磨練得爐火純青了。

最近,朝堂中又有大變。

孫承宗滿門殉國之後,朝野大震。有鑑於河北已經急劇惡化的局勢,崇禎皇帝急調洪承酬和孫傳庭的陝軍參戰。

這已經是明帝王最後能夠調動的敢戰野戰軍團了,不過,等孫洪二人一到京城,卻引發了一場政治大風波。事情發生在孫傳庭身上,他以前本是陝西總督,這次進京,朝廷升孫傳庭為兵部右待郎兼右僉都御史,指揮各路援軍,地位和權力尚在洪承疇之上。

可問題是孫傳庭和楊嗣昌以前就因為政見不和勢成水火,楊閣老自然不想看到孫總督手握軍權,對自己的地位造成威脅。

因此,在孫傳庭抵達京郊後,楊嗣昌也不知道用了什麼手段,讓天子降旨不准他入京朝見,而洪承疇則在京郊受到慰勞,並奉旨進殿拜見崇禎帝。

孫傳庭對此不平待遇自然大為不滿,說了許多皇帝是昏君的話。

他本是東林出身,東林黨人最大的毛病是喜歡張嘴亂說話,且只圖自己痛快,全然不考慮後果。

這些話傳到崇禎皇帝耳朵裡,自然令天子極不高興。

而就在這個時候,楊嗣昌又向皇帝提出任洪承疇為薊遼總督,並主張將陝西軍全部留下,用於守衛薊遼。畢竟,表面上看來,這一時期的大明朝內患已經得到初步的平定。而建奴已經成為明朝最大的威脅,關寧軍好象也不太好使。倒是陝西秦軍,兵強馬壯,這些年算是在戰場上磨練出來了。

崇禎皇帝聽到楊閣老的提議,深以為然。

孫傳庭對此極力反對,認為“秦軍不可留也。留則賊勢張,無益於邊,是代賊撤兵也。”楊嗣昌對孫傳庭的意見置之不理,孫傳庭對此不勝憂鬱重重,在京城勾留了數日,突然病倒了,雙耳再聽不到聲音。

一個聾子自然無法帶兵打仗,也沒辦法做官。

沒無奈之下,孫傳庭只能交出兵權,在京城休養。

如此一來,各路援軍,整個明朝黃河以北的軍隊都歸洪承疇節制。

高起潛在戰場上的表現實在是太拙劣,戰後搞好不好還要被追究責任,別說官職,性命能否保住都成問題。而洪承疇就戰後出任薊遼總督,全面主持關寧軍軍務事已經是扳上釘釘的事情。沒有節操的關寧軍諸將自然要跑去洪總制那裡討好,也沒有人再來燒高公公這口冷灶了。

這個時候,還真的只有王允成一人跑自己這裡來表忠心。若是就這麼叉出去,今後還會有人來投效自己嗎?

聽到高起潛問,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五代竊國

一字營

大學士

衣山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