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山盡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0493章 圍城(四),國士,衣山盡,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無間地獄,大概就是這樣吧!
張秉文心中一酸,禁不住長聲嘆息。
“報。”有個布政使司的書辦走上城來,大約是走得急了,一腳踩上旁邊一具屍體,被絆得摔倒在地,直接撲到堆在旁邊的骨灰罐上。
叮噹的破碎聲中,有白色骨灰揚起。
那書辦帽子和臉上都是白灰,又看了一眼身邊那具屍體。此人面上全是膿包,明顯是死於天花。
身上頓時起了一層雞皮疙瘩,不住地吐著口水。
“不用怕!”張秉文神色恬淡:“天花或許會死人,可在沒得天花之前,這城若是守不住,你我都得死。情形如何了?”
那書辦用手擦了擦臉,又順手扯了一幅衣襬蒙在口鼻上,聲音含糊道:“德王府那裡我已經去過好幾次了,可一提借銀勞軍一事,德王就推三阻四不說,還不住叫窮。一會兒說今天春秋兩季旱得厲害,糧食減產。一會兒又說朝廷該發給王府的俸祿已經欠了五年,到現在還沒補上。反正一句話,要錢沒有。”
有個布政使司的官員嘆息一聲:“或許德王還真是沒錢了,這幾年山東的災害也不輕。”
那書辦冷笑:“災害災害,德王府可不靠朝廷俸祿和田裡的產出過日子。”
“是啊!”眾人紛紛點頭。
大明朝王爺們愛錢是出了名的,可這都什麼時候了,德王還是不肯發銀子鼓勵士氣。就有人冷笑著罵道:“濟南若破,德王就算有再多錢,也不過是便宜了建奴。他是天家血脈,建奴進城,第一個就饒不了他。倒是咱們,大不了被人抓去遼東種地,一條性命還是能夠保住的。”
“慎言,慎言。”
張秉文眉毛皺成一團,沉聲問道:“罷了,德王不肯拿錢出來,我等也不勉強。另外,那事如何了?”
書辦搖頭:“張使君,小的去王府借軍餉的時候原本沒有抱太大希望。既然德王拒絕,小人也不在糾纏,就說城上的滾石擂木已然缺乏,想從王府借些磚石。不過,德王還是拒絕了。說他王府中的太湖石都是從江南花了許多錢才運過來的,得之不易,如何肯平白消耗在城頭。就將小人給趕了出來。”
“平白消耗在城頭,這也是平白?”張秉文一口惡氣湧上胸口,伸手指了指外面那片已經被建奴發人力挖得如同月亮表面一樣的大地,指了指一眼看不到盡頭的人潮,氣得渾身發顫:“這都什麼時候,他還捨不得自己院子裡的假山?我大明朝的民脂民膏,都養了一群什麼樣的王爺啊!”
說到氣憤處,想起這些天自己沒日沒夜地帶著城中的官員,親冒矢石守在城頭。想起這些天,成千上萬死在戰場上的軍民,張秉文的眼淚就滴了下來。
難道大家的鮮血和汗水,就為了德王的在飽食終日之後,能夠看一眼庭院裡的假山,有個好心情?
……
突然間,張秉文心中升起了一個念頭:這大明朝的王爺和天潢貴胄也實在是太多了,百姓每年光養活他們,就是一種巨大的負擔。
到如今,親王郡王鎮國將軍輔國將軍奉國將軍鎮國中尉輔國中尉奉國中尉加一起已經超過二十萬之巨。這些皇家血脈不事生產是國家財政巨大負擔不說,還佔有大量的田產房屋店鋪。而且,這個人數還在不斷膨脹。再過上十年二十年,搞不好會增加到百萬之巨。長此以往,如何得了。
就他所知道,濟南城中,坐著吃國家俸祿的朱姓子弟就有好幾千人。城外良天,一半以上都是他們的私產。每年光流失的賦稅,就是一筆天文數字。即便如此,依舊有不少普通百姓為了逃避國家的各項稅賦,將田產送給朱家人。
這也就罷了,說到底,這天下是姓朱的。可建奴都打到門上,朱家人依舊想著自己的一畝三分地,這就不得不讓人喪氣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