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山盡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0441章 把孫元拿下,國士,衣山盡,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看了看天上那一輪蒼白的太陽,劉閣老就算再糊塗也知道隊伍的行軍方向不對。

“太初,你得到的軍令是隨宣大鎮邊軍追擊遠竄至河間府的建奴,如果老夫沒想錯的話,再南下走上兩三日,就應該能到河間了。怎麼現在放在官道不走,反調頭向西,捨近求遠,舍易求難?”

孫元忽悠道:“稟閣老,兵法有云:凡戰者,以正合,以奇勝。若我軍沿大路前行,還談什麼出其不意?”

“哦,明白了,明白了,既然兵書上這麼說,太初你又是久經戰陣的驍將,那就按照你的意思辦吧!”劉宇亮恍然大悟。

大約是冷得厲害,老頭子又瘦,身子骨經受不住,就鑽進暖轎裡去待著。打仗這種專業的事情還是留給專業人士去做吧,外行就別亂插手了。

劉宇亮做人做官還是很清醒的,因為讀的書多,也有些讀迂腐了。在他看來,孫元是將兵之將,而自己則是將將之將。只需跟著孫元跑就是了,至於其他,他也懶得費心思去過問。

早有扈從在暖轎裡點了火籠,銅手爐裡也放木炭。喝了一口新熬的紅茶,暖洋洋地看著外面的雪景,劉宇亮心中有說不出的愜意,感覺這次出京四下視師的差使也是不錯,跟旅遊一樣。而且,身邊還有這麼多人侍侯著。

在轎中坐了半天,劉宇亮又叫扈從磨了墨,從懷裡掏出一本手稿,在上面小心地將今日的情形及與孫元的對話記錄下來,最後,在末尾標註:以正合,以奇勝,此言大善。

這本手稿已經積了不少字數,都是這些天自己從孫元那裡瞭解來的練兵之法。

作為兩榜進士出身的宰輔,劉閣老文字工夫自然了得。他準備將自己出京代天子視師一事記錄下來,將來沒準可以如戚繼光所著的《記效新書》那樣傳諸後世呢!

寫完這一段,他滿意地吁了一口氣,又翻了翻前面的章節,看了一段文字,臉色就變了。忙伸出頭去,叫道:“住轎,請孫將軍過來見我。”

“閣老有何吩咐?”孫元正牽著馬走得渾身發熱,一邊問,一邊用手巾擦著額頭上的汗水。

“太初,有一句話,老夫不得不問,你這麼走,真的符合兵法嗎?”劉宇亮和氣地問。

“當然,當然。”孫元連連點頭。

劉閣老:“不對啊,按照太初你前幾日所說的寧鄉軍長矛方陣戰法上來看,寧鄉軍因為兵種關係,不適合在複雜地形作戰。所以,一般來說,戰場都會選擇在空曠開闊地帶。而你如今讓開大路向西,這邊全是湖泊沼澤,好象和你的戰法對不上呀!老夫就不得不懷疑你,究竟想幹什麼。”

大約是覺得自己說話嚴厲了些,劉宇亮緩和下語氣:“當然,老夫從來沒帶過兵,也不知道軍隊長途行軍有什麼講究,一管之見,一管之間。”

見劉宇亮發現自己正在脫離大軍主力,孫元還有些緊張。不過,他很快就鎮定下來,繼續忽悠道:“閣老竟然還記得末將前幾日所說的話,佩服佩服。不過,末將斗膽說一句,水無常形,兵無常勢。這兵法之妙,存一心,豈能拘泥?”

“哦,原來如此,原來如此。”劉宇亮恍然大悟,感覺自己心中一亮,好象把握住兵法的一點真髓了。

回到暖轎之後,藉著剛才得到的一點感悟,又洋洋灑灑地些了一篇大約八百來字的文章,附在後面。最後總結道,兵之一物變化多端,兵法也應靈活多變化。若是拘泥於一種戰法,那不過是庸將。善兵者,要敢於打破常規。

在路上又行了一日,遠處就看到一座不大不小的城市。

寧鄉軍將士經過長期的艱苦訓練,這點路根本就算不得什麼。但劉閣老所帶的扈從們,以前在京城裡可是享受慣了的,這一路行來,更是走得跌跌撞撞,叫苦連天。如今看到前面終於出現城市,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五代竊國

一字營

大學士

衣山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