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山盡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0446章 孫承宗殉國,國士,衣山盡,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正在這個時候,就有一道飛騎從遠方跑來。
劉宇亮一看,笑道:“原來卻是送塘報的,這一路急行,倒也又多日沒得到朝中訊息了。”
等到接過那份塘報,一看制式,劉閣老就是心中一驚:“兵部塘報,還是十萬火急,難道又有大事發生?”
明朝的官方通訊渠道一般來說分為邸報和塘報兩種。
邸報就是明朝政府所頒發下去的正式檔案,只有正七品以上的文官才有權利閱讀。上面多刊載朝廷新出的政令,各地各部門官員的任免升降,遇到科舉動亂之年,還得登入中式進士的名單和金榜提名的八股文章,有些類似於後世的內參。
至於塘報,又稱《提塘報》《驛報》,明朝的新聞傳播工具,類似於宋代的《省探》,可用於向內閣反映戰情,另外就是向朝廷傳達捷報,並請求增援。簡單說來,就是軍事情報。這其中,以兵部向內閣傳送的兵部塘報最為要緊。
這種塘報只有內閣閣員才有權力閱讀,孫元很自然地退後一步,迴避了。
但心中因為牽掛前線戰事,他還是將目光落到劉宇亮身上。
以自己和劉閣老的私交,以及劉宇兩對他孫元的信任,等下他自然會將報紙遞給自己的。
可等了半天,劉宇亮卻沒有吭聲,隻身子顫個不停。
這情形讓孫元大為驚異,再定睛看去,劉宇亮的眼圈開始紅起來。不片刻,淚水就連串地落到紙上。
還沒等孫元說話,劉閣老身邊的扈從都是低呼一聲:“閣老,怎麼了?”
“孫督師,孫督師被建奴給害了,閡府上下百餘口,除母親和幼孫二人之外,全部罹難。”說到這裡,他喉嚨裡發出陣陣嗚咽,顯是悲不自勝。
“哪個孫督師,難道是孫傳庭?”
“不對吧,孫傳庭不是正和洪亨九一道帶著陝軍入衛,如今正在半路上,怎麼就被建奴給害了?還有,孫伯雅是山西武衛人。建奴又沒打到那裡去,他的家人怎麼可能罹難?”
確實,前一陣子,因為高起潛的關寧軍大潰,朝野大震,崇禎皇帝急招陝西軍入衛。據說,孫傳庭和洪承疇的人馬加一起有十五萬。當然,古代的軍對在對外宣傳的人數上,都會翻上兩番,謂之為號稱。三國赤壁大戰的時候,曹操有部隊十來萬,不就號稱八十萬大軍嗎?
因此,就孫元看來,陝軍估計也就五六萬人馬,扣除輔兵和民夫,應該有兩萬多戰兵。不過,陝軍都是一場戰役一場戰役打出來。卻是不遜色於天雄的強軍,比關寧卻要強上許多。
劉宇亮的隨從都是大為不解,亂七八糟地問起來。
孫元心中一動,突然問身邊一個小吏:“現在幾月幾號?”
那小吏一拱手:“孫將軍真是貴人多健忘,今天卻是十二月六日。”
孫元記起真實歷史上的史實,驚叫一聲:“我知道了,是孫承宗孫督師。”
“對,是孫承孫首輔,他已經沒在建奴手中了。”劉宇亮大聲痛哭起來:“想當年,老夫考中進士的時候,殿試那一場,孫閣老還是老夫的讀卷官呢!一晃這麼多年過去,古人音容笑貌尤在,卻已天人相隔。悲哉,悲哉!”
眼淚中,那份塘報飄落在地。
在真實的歷史上曾經做過泰昌和天啟兩任皇帝的老師,做過遼東督師,做過內閣首輔,德高望重,被人稱之為“帝師”
後因為年事已高,遂退休回山東老家高陽榮養。
崇禎十一年,十一月,為了防備清軍進攻,他動員在山東當縣令的長子孫銓捐資買磚,把高陽土城建成了磚城。
在清兵向高陽進攻的時候,孫承宗以七十六歲的高齡,率領全家及高陽民眾奮起抵抗,由於兵力相差過於懸殊,高陽城很快就被攻破了,孫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