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山盡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0385章 約定,國士,衣山盡,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督師……”

“某是文官出身,有的時候未免愛惜羽毛,譬如丁憂一事,當年想的是無論如何也不能學那楊嗣昌戀棧不去,反落人笑柄,這才有漏夜離開京城,甚至不於天子見上一面的往事。”

“其實,如今回想起來,那時的某內心之中卻再不想親眼見證著局勢一天天爛下去,未免沒有逃避的念頭。”盧象升的嘆息聲更是深重:“回鄉之後,讀到太初你這首詩,某卻如醍醐灌頂一般,立即通透了。是啊,天下者,天下人的天下。國事如此,又是一個走字所能逃避的?落紅本是無情物,化做春泥更護花。只到這個時候,某突然理解楊嗣昌了。”

“督師……”

“聽某說下去。”盧象升擺了擺手:“國家正是用人之際,君子當仁不讓,當敢為天下先。若換成我是楊文弱,也不放心將手頭的重擔交給別人。相比起國家黎民百姓,個人的榮辱得失,又算得了什麼。就算揹負著千古罵名,只要這大明朝能得太平盛事,又算得了什麼?”

“我朝中的袞袞諸公啊,這國家都到什麼時候了,還存有門戶之見。別人但凡有一點錯,就無限拔高到道德的高度,將人往死裡毀。其實,我輩之人,身居宰輔部院高位,將來可是要在史書上留下一筆的,如何還能行意氣之爭。一切當以國家民族大局為重,只要是對國家和百姓有利的,個人的操守倒不要緊。”

聽到盧象升突然來了這麼一篇長篇大論,孫元大為吃驚,這還是一個東林黨人嗎?

盧象升:“所以,這次建奴入寇,陛下奪情起復,某卻是一點猶豫也無,爽快地來了京城。也就是在這個時候,某突然與楊文弱惺惺相惜了。”

孫元心中突然一陣敬佩:“督師為國為民,無懼他人評說,末將敬服。督師,末將……”

盧象升還是不可孫元插話的餘地,笑道:“太初,你今夜過來見某,不就是為分兵一事嗎?此事乃是某與高賊的意氣之爭,當不得準。其實,某也看得明白,大敵當前,我軍需團結一心,共禦外侮,如何還能自家先鬧分裂,未戰先削弱了自己的力量。所以,某下來之後想了想,還是覺得應該想辦法將關寧和薊鎮軍留下。有了他們,這一仗某才能有打贏的把握。”

孫元聽盧象升想明白這個道理,心中一陣歡喜:“督師這是宰相肚裡能撐船,只不過,高起潛心胸狹窄,怕就怕他不肯罷休,非要帶兵離開。”

“無妨。”盧象升笑道:“高賊是個活脫脫的小人,雖然已經與某翻臉。可大家好歹也是天子駕前的重臣,還是要些體面的。而且,這人極重臉面。大不了,等下盧某親自去他中軍大帳,向他賠罪就是了。高起潛有了面子,氣順了,自然也不會鬧著與某分道揚鑣。”

盧象升連這種有失身份的事情都願意去做,可見他內心中也是清楚此事的厲害關係,且能為了國家忍受委屈放下身段。

孫元大為驚喜,站起身來,長長一揖。

盧象升伸手將他輔起:“個人的顏面,同陛下的重託比起來,也不算什麼。”

他心情大好,笑吟吟道:“沒想到啊沒想到啊,太初竟有如此才情,能夠寫出這樣的詩巨來。不知道你的,還真以為你是個風流才俊呢!”

孫元有些尷尬,道:“不過是末將一時心血來潮,妙手偶得。就如同梁時大將曹景宗那首‘去時兒女悲,歸來胡笳兢。借問行路人,何如霍去病。’換個時間地點,真叫我再同樣作一首,卻是再無可能。”

“太處以大將軍梁景宗自擬,志向不小嘛!”盧象升開起了孫元的玩笑:“等到此戰終了,你我痛飲胡兒血時,你得再作一首同樣的詩詞佐酒。”

孫元忙道:“末將不懂詩詞,如何敢在督師面前顯擺。真到那一天,末將說不得要胡謅幾句打油詩,博督師一笑。”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五代竊國

一字營

大學士

衣山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