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山盡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0362章 慣性,國士,衣山盡,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如此過了一陣子,總算將大家操演得徹底麻木了。

當然,炮兵戰術在巴勃羅的強烈意見下做出了許多修改。大炮再不能放在隊伍後面或者陣中。在打仗時,得想推到陣前對敵人進行遠端轟擊,待到敵人靠近,這才退回陣去,這也是歐洲陸軍炮兵的正規戰法。

炮兵訓練完畢,寧鄉軍的短板總算是補上了,孫元倒有些期待看看這些新式火炮在戰場上會有什麼表現,這次建奴入侵正其時也。

可理智告訴孫元,這次建奴幾乎是發動了半個滿州的軍力全力進攻明朝。且這個時代的八旗戰鬥力在整個東北亞洲堪稱第一。如果歷史不發生太大的變化,等待明朝的將是一場空前慘的大潰敗。即便歷史發生改變,真正這種事情,尤其是國戰,打的是綜合國力,明朝一樣會敗。

寧鄉軍作為宣府一支還算拿得出手的部隊,仗肯定是會打幾場的。只不過,區區兩千寧鄉軍,還不足以對整個戰局產生太大的影響。

一想到這裡,一想起這一年以來,所看到的京城地區蕭條的景象,一想到建奴南侵時百姓的慘狀,孫元心中突然沉重起來:如果我是一鎮的總兵官,如果我手下的寧鄉軍不是兩千而是兩萬……或許還能夠力挽天傾……可是,我現在只不過是一個小小的參將。要想改變這屈辱的歷史,還得做官,做大官。只,官場上的事情,我真的不擅長啊!如果盧象升在朝,有這麼一個靠山,或許還能夠有所作為。可是現在盧督師已經丁憂回鄉守孝,沒有了他,這一仗明朝打得只怕更爛。我遇到一群豬隊友,不被他們拖累死就算是阿彌陀佛的了。

好在盧象升如今不在京城,不用像真實歷史上那樣戰死沙場,這也是一件讓人安慰的事情。

正因為他已經不在北京,如今的歷史和史書上的記載已大不一樣。這一仗,最後又會打成什麼模樣,我又該在什麼地方獲取功勞,而不至於讓寧鄉損失太大?

孫元這一路前來,翻來覆去想的就是這個事情。實際上,早在一年前,他就派人將京畿地區的地圖繪製完畢,也將真實歷史張建奴第四次侵略明朝的戰史推敲了很多次。只是,無論怎麼琢磨,孫元都是不得要領。只能長長嘆息:我一個現代人,依靠超越古人的見識練出一支跨時代的強軍來自然是不在話下。可真要指揮部隊作戰,卻要抓瞎,也根本不會是同時代的多爾袞這種生在沙場,長在戰場的經驗豐富的大將們的對手。

實在不成,大概也只能結硬寨,打呆仗了。

從渤海所到居庸關有很長的一段路,路上行了一整天,總算到了地頭。

關中已經駐紮了明朝大軍,因為人實在太多,山谷中甚至還立下了營盤,到處都是明軍大紅旌旗在風中獵獵著響。同以前孫元所見過的明軍相比,這裡計程車兵衣甲鮮明,身上的軍裝鎧甲很新,兵器質量也不錯。放眼望去,一片紅色的海洋,竟是難得的肅殺之氣。想來定然是宣府先期開拔到京畿地區的,勤王大軍的前鋒。在今後數月,還會有不少邊軍陸續開來。

從表面上來看,這就是一支威武之師,雄壯之師。當然,上了戰場究竟如何,鬼才知道。

宣府鎮總督楊國柱的中軍節堂設在城中的延慶衛衙門裡,很快孫元就到了地頭。

就叫衛兵前去通報,也好拜見楊總兵和大同總兵王樸山西總兵虎大威。突然,身邊的一個扈從低叫一聲:“將軍,好象有什麼地方不對。”

孫元:“什麼地方不對?”

那扈從指著門口旗杆上的那面大旗道:“將軍,這裡是楊總兵的行轅,怎麼立的是別人的旗號?”

聽到他說,孫元抬頭看去,卻見旗幟上一個大大的“盧”字正在秋風中勁急地招展,在空中發出裂帛般的脆響。

孫元心中咯噔一聲,“盧”這究竟是怎麼回事,難道說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五代竊國

一字營

大學士

衣山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