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山盡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0992章 我喜歡吃午餐肉,國士,衣山盡,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製造玻璃的工業其實非常簡單,不外乎石英砂白雲石和純鹼,在周仲英的老家西亭就有一個玻璃工廠。他以前沒事的時候,也跑去看過熱鬧。

說起來,自己能夠入了穎川侯的青眼,還不是因為有軍械所的那次邂逅。或許,在侯爺心目中,自己是一個曉暢雜物之人吧?上有所好,下必效焉。下來之後,周仲英也弄了幾本諸如《天工開物》之類的閒書看了一氣,又進工廠考察。最後因為實在弄不明白,也就罷了。

至於揚州鎮的玻璃是如何燒製作出來,他也就看個大概,具體性情如何,也說不上來。

反正不外是將這些原料一古腦兒地扔進高爐裡,用焦煤燒,將礦石燒融成紅亮的液體,倒進模子裡,等到冷卻就是了。

只可惜,揚州鎮燒出來的玻璃黑黝黝得純粹就是琉璃疙瘩,醜得要死,根本就派不上用場。不像富貴人家從海外買來的玻璃器具,純淨如水晶,簡直就是一件寶物。

據說,等到玻璃燒出來之後,穎川侯非常失望,還將負責此事的洋人工匠痛罵了一頓,扣了他們的俸祿。

不過,玻璃高爐黏土坩堝什麼的建起來,東西也燒出來,如果就此不用,豈不是讓白花花的銀子打了水漂。

後來,也不知道侯爺是怎麼琢磨了,就讓人鑄了模子,弄了一群匠人用管子吹了不少這種玻璃瓶子,用來做啥罐頭。

他將一些諸如李子桃子之類的果子加上糖鹽,放進瓶子裡用沸水煮上小半個時辰,趁熱用軟木塞塞緊,最後用蠟封口,說是可以保證裡面的食物一年不壞,可以用來給部隊做軍糧。

水果罐頭做出來之後,後勤部門開動腦筋,有陸續整治出素菜罐頭,什麼南瓜地瓜馬蹄茭白……侯爺說了,如果一個人長期不吃素菜,會生病的,尤其是在戰爭期間,十天半月見不到綠色,部隊也沒有戰鬥力,有了罐頭,可以保證士卒們有均衡的營養。

對這種罐頭,陸軍非常不感冒,說江淮富庶,氣候溫和,要想吃菜,隨便在地裡薅上一把,什麼沒有?後勤的老爺們簡直就是亂彈琴嘛,一把菜才多少錢,一文錢有沒有,值得用玻璃瓶子封好那麼麻煩?這麼搞,白菜都弄成肉價錢了。

後來,上頭又解釋說,寧鄉軍又不是一輩子呆在江南,遲早有一天要打到北方,甚至打到遼東。部隊用兵都是在秋末,到時候北地冰天雪地,到那個時候你們就知道有一口菜吃的要緊了。

為了平復士兵們的怨氣,後勤部門有從揚州請了不少手藝高明的廚子鼓搗了許多肉食。比如紅燒豬肉回鍋肉豆子燉豬肉……大家都覺得這些重金請來的大師傅實在不靠譜,這樣的菜我也會弄啊!

不過,大家吃鹹魚吃得都快要吐了,如今總算見到了肉,也是非常滿意的。

而且這些玩意兒都是熟食,食用的時候非常方便,直接開蓋用手指挖就是了。

事實證明後勤部分的那些大老爺不會讓大家高興得太久,很快,後勤部就開始叫苦,說這些肉食得之不易,尤其是在這戰亂年代,肉的價格昂貴得驚人。

也不知道是哪個缺德鬼出的餿主意,從福建那邊採購來大量的土芋,也就是土豆。這種玩意兒周仲英以前也沒見過,後來翻了半天書,才從崇禎朝禮部尚書兼文淵閣大學士內閣次輔徐光啟所著的《農政全書》中得知,此物於天啟年間從海外傳入中國,最早在華北京津和山東一帶栽培,以後逐漸推廣到南方。

南方都是水田,自然不可能用來栽種這種東西。倒是福建和江南山區有不少。

這東西好吃,產量也大,不擇地方,只要你種下去,就能有不小的收穫。

土豆弄回來之後,幾個廚子將之煮爛,搗成泥,然後和上香料和上肉,凝固了,看起來紅豔豔地,味道也是非常不錯。

侯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五代竊國

一字營

大學士

衣山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