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山盡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0976章 馬士英的應對之策,國士,衣山盡,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錢謙益臨走的時候撂下的這句話夠狠,確實,他現在靠著不斷出賣朝廷利益,從孫元那裡挪借鷹洋,好歹將弘光政權給支撐下去。

這次他如果撂挑子不幹,別說朝廷其他開支,就連官員們的俸祿也發不出來。

東男一地是富庶,可國家的負擔一樣沉重。江北四鎮,將上左良玉和各地地方軍,加一起上百萬了,這些人都是見錢眼開的軍閥。明朝的軍隊尤其是野戰部隊,可以說都是用錢喂大的。每遇到戰事,部隊出發的時候要開拔銀子,每到一地,地方上還得給勞軍銀子。作戰中,還得給犒賞銀子。戰後,還得加發。

當然,這些錢最後都被軍官弄了去,最後落到士卒手頭的也沒幾個。

再當然,給了錢部隊也不一定能打勝仗。比如當年的關寧軍,所花軍費是國家財政收入的一半,不也年年丟城失地。可如果你不個給錢,人家就連打敗仗的機會都不會給你,根本就不出兵。

黃得功也算是比較聽老馬話的人,問題是黃得功不是一個人,他代表的是廬鳳軍十幾萬人,是一個利益集團的代表,他的意志有的時候未必就是集團的意志。而集團意志,就連他這個總兵官也不能抗拒。

各鎮鎮軍如果不給軍餉,說不準什麼時候就反了。這可是一筆堪比當年遼餉的巨大開支,足足將兩淮鹽稅都給吃完了。

更何況,隨著北方逃難到南京的官員越來越多,這些人都要授予官職安置起來,這也是一筆不菲的支出。

眼見著就要到發俸祿的日子,如果錢謙益兩手一拍,南京城還不人心動盪?

他這是吃準了沒有人敢去接這個爛探子,這才不怕阮大鋮說要拿掉他內閣閣老一職的威脅。

“錢謙益,可惡!”等到眾人都散盡,值房中只剩下馬士英一人時,阮大鋮狠狠地罵了一句:“瑤草,錢謙益這個小人居然在背後搞鬼,你我就上道摺子彈劾這老東西,將他趕出朝堂。想不到呀想不到,錢謙益竟然給咱們來這麼一手,已是深負天子之望。這到摺子一上,想必陛下定然會準了的。如此,也好敲山震虎,剷除朝堂上招撫左部雜音。”

“錢牧齋不足為慮。”馬士英還是一臉的沉靜,眉宇間帶著一絲不屑:“他當年叛出東門,淪為世人笑柄,已是孤家寡人,也翻不起什麼風浪。”

阮大鋮:“戶部的事……不但是官員的俸祿馬上就要發,還有這次征討左逆,黃虎山已經放出話來,不見銀子,絕不過江,卻又如何是好?”

“銀子的事情不用擔心,老夫自有主張。”馬士英想了想:“可讓揚州那邊再加十萬鹽引,如此立即可得百萬兩銀子,這個難關不就度過了。還有……”

他站起身來,揹著手在值房裡慢慢地走了幾步:“軍情如火,安慶不容有失。實在不行,就直接派人送兩萬引鹽引到黃得功那裡作為他的開拔銀子。讓龍文去吧,他是個到處結善緣的,黃得功回答應的。”

在古代中國,出來金銀等貴金屬可以直接做為貨幣使用外,非常年月,物質短缺時代,布匹糧食食鹽等大宗物資可以直接作為硬通貨使用的,尤其是在戰亂年代。

明朝實行的是食鹽官賣制度,每年的鹽產量有限,價格一直堅挺,在偏遠地區,你有錢也不一定能夠買到這種緊缺物資。

“這個辦法好!”阮大鋮興奮地以拳擊掌,不過,他突然想起一事:“瑤草,不成啊。兩淮鹽每年自有定數,朝廷也會根據產量發售一定數量的鹽引。你現在突然加發十萬引,到時候又拿不出那麼多鹽,這多出的部分用什麼來填?而且,揚州鹽商背後不知道站著多少世家大族,如此觸動他們的利益,你我以後還如何在朝堂上立足。所謂,斷人財路,不死不休啊!這個風險,你我承受不了。”

馬士英難得地苦笑一聲:“不能受也得受著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五代竊國

一字營

大學士

衣山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