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山盡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026章 戰爭這種東西,國士,衣山盡,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也只夠寧鄉軍一個月的高強度作戰。這已經是滅國之戰的規模了,如今的明軍,也只有揚州鎮有如此強大的動員能力。但這還是建立在揚州的富庶和寧鄉軍把持從黃海到日本朝鮮海貿的基礎之上。
這一仗,關係到明朝,關係到天下每一個漢人的生死存亡,這一仗,孫元毫無保留地將手頭的所有資源都扔了下去。
必須在一個月之內解決戰鬥,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無數斥候來回賓士,將一個接一個情報傳遞到中軍大旗之下。寧鄉軍分散在一個寬約五百里的正面,很多情報傳遞到中軍時已經是舊聞,也只能做個參考。更多的情報,甚至沒有任何價值。
作為決策者,必須在這海量的資訊中篩選出合用的東西,透過著紛擾的迷霧,看清楚敵人的動向。
“總兵官,李舉島津在艾陵湖遭遇敵軍,已經打了一夜。”傅山一張臉因為疲憊而有些發白:“周仲英和俞亮派信使過來,請元字營主力速去救援。”
孫元:“想不到這一仗的第一槍竟是日本子和高麗棒子率先打響的,敵人是何來路,又有多少人馬,如果不多,讓騎兵過去維持一下,別耽誤了大軍的行程。按照日子推算,多鐸主力已經打到揚州城下,咱們得儘快趕過去,將口子扎住,別叫煮熟的鴨子飛了。”
傅山:“光派騎兵過去只怕是不成的,說不好元字營島津聯隊和朝鮮營都要盡數壓過去。”
孫元有些意外:“釣到了一條大魚?”
傅山點了點頭:“是尼堪,總兵力應該在一萬以上。”
孫元精神一振:“可弄清楚了,不會錯吧?”
傅山:“太初,俞亮來信說,他抓到了兩條舌頭,招認說是尼堪親自過來了。而且,據他說,昨夜建奴不要命地攻了一個通宵,幾乎不給他們喘息的機會。一隊潰了,又是一隊跟上。火槍手的槍管都打紅了,一小半的鳥槍都已經損壞。敵人的部隊也是五花八門,有蒙古騎兵,有朝鮮兵,有鄂倫春兵,有赫哲人,也有滿人。多鐸這次出兵,尼堪負責帶外藩兵,應該錯不了。”
說罷,就將俞亮所寫的急報遞給孫元。
孫元當即接過來,飛快地看完,略一思索,輕輕用手拍了一下馬鞍,讚歎:“好一個俞亮,果然是將門虎子,這一仗當真是打出威風來了。什麼時候這建奴也開始使用人海戰術了,哈哈!”
信上說,這一仗的總指揮是元字營掌牧周仲英,島津一夫和朝鮮親王李舉輔之。可孫元卻知道,真正的指揮官是俞亮,以昨夜島津聯隊的火槍齊射和朝鮮營的反衝鋒來看,這是標準的寧鄉軍火槍戰法,周仲英島津李舉三人又不懂,不是俞亮所為才怪。
傅山:“那也是穎川侯調教得好,將門未必就生虎子。”
孫元哈哈一笑:“看來,真是一條大魚,看來咱們還真要會會尼堪了。索性就拿他的腦袋祭旗,為我軍來個開門紅。只可惜到現在某還不知道尼堪究竟有多少人馬,也不知道該使什麼戰法,只能迎上去,來個硬碰硬了。希望俞亮他們能夠像吸鐵石一樣,牢牢地將尼堪吸住。”
傅山:“如今,在幾百裡戰線上,敵我雙方的斥候已經攪成一團,十幾人的小規模騎兵遭遇戰也不知道打了多少場,戰場已經混沌矇昧。太初固然不知道多鐸是怎麼佈置軍隊的,尼堪又有多少人馬,尼堪對咱們何嘗不是兩眼一抹黑。大家直接開上去,打就是了。”
“也對,如果沒猜錯,俞亮周仲英他們也沒多少火藥,槍炮估計也損失過半,讓部隊將速度提起來。”孫元下令。
望著霧氣瀰漫的清晨的江北平原,孫元無奈搖頭的同時,心中沒由來地感到一絲緊張,這種緊張他已經很多年沒有感受過了。
這是他平生第一次指揮如此大規模的戰役,以前的寧鄉軍最多一次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