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山盡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003章 突然跳出的王老頭,國士,衣山盡,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掌握兵權的馬阮二人如此作態,不少明眼人也知道事情不好,丟下官職,帶著家小和細軟逃出了南京,一時間,留都風聲鶴唳,人心動盪。
得了孫元的指示,錢謙益如何肯放過讓自己門生鄭森帶兵入衛,掌握兵權的機會,剛要有所動作,首先跳出來的卻是一個意想不到的人物,王鐸。
武英殿大學士王鐸是個怎麼說呢,說他梗直也好,說他是個偏執之人也對。
見馬阮在國難關頭不但不組織部隊守城,反想著逃跑,立即就爆發了。在這日早朝,他直接跳了出來,奏報天子請求讓他自己“領兵視師上江以遏建奴重敵。”
“臣察得金山一帶西至龍潭,兵不滿七百,樞臣飾以為數十萬,此何時尚以此固寵誑君歟?”接著說:“時不能持久,使建奴之眾兵得乘勝順流而下,吾無類矣。今皇上以本兵印纛授臣,臣勉竭死力西上,以當其勢,以報朝廷。”
所謂的以本兵,就是兵部尚書一職。
王老頭也是昏了頭,竟然想掛兵部尚書印,伸手要兵權了。
馬阮二人如何肯答應,頓時黑了臉。
弘光見勢頭不對,就打了聲哈欠,說自己要去補瞌睡,下來再說吧,就散了朝,否則還不知道要鬧成什麼樣子。
有了王鐸這個強助,錢謙益自然是大喜過望。
老王是老翰林,在士林中聲望極高。他雖然不是東林黨人,可和東林關係密切。當年在北京的時候,他就以清流自居。在當時東林黨與閹黨的政治角逐中,老王與文震孟陳仁錫黃道周倪元璐黃錦鄭之玄等人交好,表現了鮮明的傾向於東林黨人的立場。
入朝初期與王鐸交遊來往密切的人是呂維祺。呂維祺是河南新安人,明萬曆四十一年進士,累官至南京兵部尚書。王鐸十分敬重呂維祺,呂維祺更是賞識王鐸的才華。后王鐸將長女嫁與呂維祺之子呂兆琳,兩家結為姻親。呂維祺與東林首要人物大理寺卿鄒元標副都御史曹於汴相友善,並在北京創立了首善書院。
雖說他不是東林黨人,可在朝中已隱約有清流領袖的架勢。
於是,錢謙益就適時跳了出來,聯絡到老王,組織人馬上摺子彈劾馬阮二人誤國。又說弘光皇帝絕對不能離開南京,必須效仿崇禎皇帝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如此,可極力軍心士氣云云。
最後,又請皇帝調鄭森的新軍入衛留都。
在摺子上,他將自己在這個門生比擬成孫吳再世,又拍著胸脯保證鄭家新軍戰鬥力不亞於寧鄉軍,別說守住南京,就算全殲阿濟格大軍也是彈指一揮間。
然後,他又說,大學士王鐸不是想帶兵嗎,這次新軍衛戍南京一戰可以讓他全權指揮嘛!
突然出現的這麼一支不亞於寧鄉軍的部隊叫朝廷丈二金剛摸不著頭腦,也叫東林黨人大為振奮。如果鄭森的部隊真那麼強,又落到王閣老手頭,咱們東林不是也有一支自己的部隊了?馬阮之所以權勢滔天,不就是仗這麼和孫太初關係密切嗎?
錢謙益這人的人品雖然低劣,可君王死社稷這個說法道理是對的。
馬士英等人有點措手不及,皇帝聽到錢謙益讓自己死守南京以方便殉國自然是怒不可遏,一場大風暴正在醞釀之中。
這事實在有些熱鬧,在所有人看來,一旦馬阮二人回過神來,想好對策,錢閣老肯定會受到強烈的反撲。一個應對不妥,老錢的政治前途就毀了。錢閣老單挑馬瑤草也就罷了,他這次是想讓皇帝死在南京啊,弘光天子自然是可忍孰不可忍。
但說來也怪,馬士英卻沒有任何動作,這就叫人看不明白了。
就在這一片混亂之中,餘祥走進了馬士英的書房。
餘祥做為孫元南京辦事處的全權代表,平日間主要的任務是遊走於公卿大夫的府邸,打探消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