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山盡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0963章 左亂緣由,國士,衣山盡,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假太子到南京後,高夢箕難辨真假,急忙送往蘇州杭州一帶隱蔽。可是,這少年經常招搖於眾,露出貴倨的樣子,引起人們的注意,背後竊竊私議。影響實在太大,紙包不住火,高夢箕也是沒有辦法,只得秘密奏報朝廷。
上一個月,假太子被送秘密到南京,交給錦衣衛看管。這事因為已經鬧大了,已在南京路人皆知,弘光帝無奈,只得對群臣說:“有一稚子言是先帝東宮,若是真先帝之子即朕之子,當撫養優恤,不令失所。”對於帝位一事的法統卻避而不談。
同時,又命令在京所有勳貴九卿,翰林和科道官員前去審視。曾經做過東宮教官三年的大學士王鐸一眼見看出那人是假冒。
王鐸上奏疏說:“臣一見即吒之曰:‘此假人假事,犁丘之鬼也,太子豈其然乎?’臣同舊禮部尚書北京端敬殿中侍班三年,例當考滿升蔭,為妬者沮之。尚記先帝東宮大目方顙,高聲寬頤,厚背首昂,行步莊,立度肅。今臣立於面前曰:‘汝識我不?’應曰:‘不也。’曾謂三年侍班幾之離者二尺有咫而不識臣為誰耶?臣已確知其偽矣。臣又問:‘講書在何殿?’曰:‘文華。’豈知其在端敬殿也。又問:‘几上位置何物?’臣暗記其有講讀數目十個運算元,乃竟懵懵罔知也。臣大怒,……即昌言告諸臣曰:‘此人明明是假,此事確確可憾。……’”
於是,這個假太子當即就被拿下,交三法司會審,這才得知,此人確係假冒,本姓王,名之明,乃是高陽一普通人家子弟。
按說,這也就是一件普通的案子,沒什麼了不起。
在現代世界的時候,孫元也大概看過這一案件的歷史資料。再他看來,這個王之明肯定是假太子。拋開王鐸這個做了三年太子老師的人不說,南京政府中的官員中有很多從是北京逃來的。這些人當中不少人都是認識太子朱慈烺,如果他的身份是真,為什麼當初沒有人上前相認?而且,這人兩太子平日裡在什麼地方讀書都說不出來,不是李鬼才怪。
可是,這事直接關係到法統,關係到弘光皇位的合法性,如果運用得當,未必不是一件政治鬥爭的大殺器,至於那王之明究竟是不是假冒的太子,已經不重要了。
弘光帝為了鞏固皇權,和馬士英聯手打擊東林,對朱由崧繼統不滿的人乘機興風作浪,散佈流言蜚語,於是圍繞著太子的真偽在不明真相的百姓和外地文官武將中掀起了一片喧譁。弘光朝廷越說是假,遠近越疑其真。太子遭禁,掀起了軒然大波,南京士民皆譁然不平。江防督撫袁繼咸寧南伯左良玉等大臣上疏抗爭。
左良玉本就是東林的人,當初他做官曾得力於侯恂的推薦。侯恂本是東林黨人。
馬士英阮大鋮掌權後,擔心東林黨人依靠左良玉跟自己為難,諸多提防,並修築板機城作為向西防禦的屏障。左良玉說:“現在西面有什麼好防的,大概是防我吧!”對於朝廷打壓東林一事本就極度不滿。
而且,他這人雖然跋扈,可能夠有今日的風光,全賴崇禎皇帝一手提拔,對於崇禎帝非常忠誠。聽說皇太子被禁,頓時怒不可遏,立即發檄文清君側,帶領大軍順長江而下,準備一舉將馬士英黨羽連根拔除,讓東林重回中樞決策核心。
馬士英和弘光能夠有今日的風光,還不是因為江北諸鎮大軍的擁戴,我老左這一回也要學學他們。
左良玉這次主力盡出,從漢口到蘄州,排列了二百多里長的軍艦,浩浩蕩蕩地順江東下了,就在前幾日剛拿下了九江。
……
“什麼清君側,什麼太子是真,不過是害怕闖賊的藉口而已。國事,就是壞在這個左良玉身上,此人就算是死了,也不足以贖其罪之萬一!”孫元想起這事,心中有些氣憤。
實際上,當初左良玉在是否出兵南京一事上還是有些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