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山盡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0955章 多鐸的信心,國士,衣山盡,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施彼身。”孔有德搖頭苦笑:“仿製倒是可以的,不過卻不能用。”
“這有是為啥?”那個清將好奇地問:“不就是做火槍而已,找鐵匠打造就是了。”
孔有德:“孫元的燧發槍其實也不是什麼稀罕物,早幾十年就有人做過,也很好使。不過,造上幾把玩玩是可以的,若是要成千上萬地裝備部隊,卻是要壞事的。”
“為什麼呢?”有人問。
孔有德苦笑聲更大:“光他那種又細又長的槍管就沒有人制得出來,就算勉強要造,一年下來也做不幾把。這是其一,最關鍵的是,夾火石用來擊發的燧石和錘頭我們造出來實在不靠譜,同樣一把火槍,這一次能夠順利地點火,可下一槍卻打不響……鬼知道孫元的火槍為什麼次次叫火,就算不是次次都能順利擊發,可十次中能夠射上八九次也是非常厲害的……我們若是裝備燧發槍,上了戰場打不響,火槍一變成燒火棍,那不是要命嗎……孫元究竟是怎麼做的,想不通,想不通。”
他這句話的意思說起來其實非常簡單:一件武器是否能夠用在戰場上,除了考慮它的殺傷力之外,還可考慮可靠性和故障率,另外,還必須可以大量生產。否則,就沒有任何意義。
孫元的燧發槍之所以質量如此之好,故障率如此之低,不過是使用了後世的工業化大生產的一些流程和質量管理體系,槍管鐵質,加工精度對火槍的射程和精度都有極大的影響,而這一點,以如今的滿清卻是做不到的。
此刻孔有德的苦惱,正如當初孫元面對著米尼膛線槍時一樣:科學技術和生產力達不到,再好的東西也只不過是廢物。
“你別想不通了。”一個滿州將軍不耐煩起來:“孔有德,你說了半天,反正就是一句話孫元的火器比你厲害,這不是長別人志氣滅自己威風嗎?說些有用的東西來聽聽。”
“好的。”孔有德朝手下招了招手,立即就有個士兵過來,手中提著一把鐵管子一樣的傢伙,看模樣像是一把火槍,卻長得厲害,都快六尺了,上面還吊著一根長長的火繩。槍管極厚,都是一門小炮了。
那人掉轉槍口將發射藥倒了進去,塞進去一顆鉛彈,然後掏出一把錘子使勁將鉛子敲進槍管,壓實以後,又從背後解下一個叉兒柱在地上,將火槍架在上面。
這一套手法非常繁複,緩慢。
半天,就有清軍將領罵道:“你弄了半天,不還是一把火繩槍,只不過加粗加長了。”
正說著話,那個火槍手已經點火。
“砰”一聲,一團火光在槍口處閃現,大團白煙擴散開來。
這聲音是如此之大,眾人只覺得耳朵裡嗡嗡亂響,全是蜜蜂在飛。
那士兵也被後坐力震得退後一步,險些摔倒。
遠處,一頭黃牛悶哼一聲,軟軟地跪了下去。
定睛看去,黃牛的肚子上有蠶豆大小的槍眼,有血不住標出來。
這頭黃牛顯然是早準備在那裡,距離將近百步。
見這把火槍如此犀利,眾人都吃了一驚,收起了對孔有德的輕蔑神情。都是沙場老將,自然知道這種火槍大量裝備部隊之後,上了戰場的殺傷力。
“哈哈,看到了吧。”多鐸道:“這叫重火繩槍,雖然重了些,可用來收拾孫元的長矛火槍怪陣卻沒有任何問題,孔有德的部隊已經裝備了不少,這次總算是可以派上用場了。”
做不出孫元軍中那種精度和殺傷力的燧發槍,我加長加粗槍管多裝藥總可以吧?
孔有德有些自得:“貝勒放心,進攻孫元步兵陣的事就交給我們漢軍正紅正黃兩旗吧!在下還發現一點,孫元軍中裝備的火炮不多。而我漢軍兩旗的火炮卻是出了名的,到時候,寧鄉軍不排出怪陣還好,若是敢於列密陣,一陣大炮轟過去,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