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山盡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0957章 失徐州,國士,衣山盡,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山東準塔軍在接到多鐸的命令之後,立即移師南下。

準塔現在德州,整個山東清軍總數達驚人的三萬之巨,大軍一路順著大運河而來,直趨徐州,其勢洶洶。準塔雖說是鑲白旗固山額真,卻不是正白旗人,但對於多爾袞卻是忠心耿耿,而多鐸有是滿州三路大軍的總統制,聽說要攻打南明,自沒有半句廢話。

山東一地在劉則清不戰而退將大片國土和百姓徹底拋棄之後,地方統治一片混亂。有明朝地方官員,有闖軍設定的地方政府,人心動盪。清軍趁虛進入山東之後,遇到了忠於大順朝和忠於大明朝的官吏們的激烈抵抗,尤其是心向明朝的地方縉紳,有錢有人,反抗的烽火此起彼伏。

清軍對山東採取的是嚴厲的鎮壓政策,準塔著三萬人馬分散在山東各地,一時間要想集結,卻不是那麼容易,要想攻擊徐州,也不是那麼容易。

可徐州卻不知道這一點。

大明朝弘光三月二十日,徐州史可法得到緊急軍報,建奴的一支騎兵已到沛縣,駐紮在當地的秦軍一步幾乎沒有採取任何抵抗措施,就迅速地潰退回了徐州。

沛縣這個地方在原來河流縱橫,湖泊遍地,是北方的魚米之鄉。境內有獨山湖昭陽湖和豐水秦溝濁河大運河三條河流,再往南又是天塹黃河,並不適合於輕騎突進。可惜連連大旱,湖泊河流都已經乾枯,對滿清八旗鐵騎而言就是一片坦途。

很快,這支清軍騎兵就打到黃河邊上,開始架徵集船隻陸續渡河。

而徐州就在黃河南岸,頃刻暴露在敵人面前。

高傑的治所就在徐州,秦軍上上下下,男女老少加一起總數達到十萬。他這次進軍河南,幾乎將軍中的精銳都帶走了,留在徐州的人馬雖多,但真正的戰兵也不過萬餘,戰鬥力極差。

站在徐州城上,已經能夠看到清軍的船隻在黃河上來來去去,將一匹匹戰馬和一車車輜重卸到河岸上,誰也不知道他們什麼時候就會攻城,又究竟來了多少人馬。

恐慌的情緒在城中蔓延,當天上午,整個徐州城的官紳大戶就攜家帶口從城門湧出去,朝南方逃躥。到中午的時候,普通百姓也開始加入到逃亡的行列,直到下去,留守徐州的秦軍也開始動了。

剛開始的時候,秦軍其實並沒有想過放棄徐州。敵情不明,再加上建奴兇名在外,軍中諸將覺得還是先將邢夫人和少將軍高元爵先送到揚州去妥當。沙場刀箭無眼,若夫人和少將軍落到建奴手裡,問題就嚴重了。

河南戰況不明,邢夫人也覺得自己和兒子呆在徐州是有些危險,就將徐州防務交給史可法,並命令手下聽史閣部之令,就出了城。

畢竟是一鎮的總兵官夫人和少將軍,高傑自進入江淮地區之後,搶劫地方,積下了巨量財物,如果徐州落到建奴手頭,豈不是便宜了敵人。而且,這些東西可都是秦軍的家底子,斷不能丟棄。於是,就開了府庫。攜帶行李的隊伍浩浩蕩蕩,拖出十餘里。

她這一走,卻叫秦軍普通士兵誤會,以為是部隊打了敗仗要逃,當下呼嘯一聲,整個秦軍都攜家帶口奔出城去。對於逃跑,秦軍可沒有任何心理負擔,當初他們從陝西到河南,再從河南到山西,最後有逃到了江淮,千里轉進乃是軍隊的常態。

幾萬男女老幼如雪崩般朝南奔去,和百姓混在一起,徹底不可收拾了。

駐紮徐州,督師北伐的史可法處於兩難境地。河南那邊究竟是什麼情況,他一無所知道。可他卻知道,如果這次放棄徐州,不但北伐軍事行動徹底破產,在丟失這個戰略要地之後,只怕江淮也守不住了。其實,此刻最好的舉措是雷霆手段整頓徐州秩序,死守城池。建奴不善攻堅,歷次南侵,從來就沒有打下一座位大城的事情。

只要守上一陣子,待到建奴士氣沮喪,高傑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五代竊國

一字營

大學士

衣山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