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山盡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0854章 苦悶的錢牧齋,國士,衣山盡,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人是一種奇的東西,錢謙益早年讀書科舉仕進之處,也想過治國平天下,做出一番事業來。畢竟,這是中國兩千年以來所有讀書人的志向。
東林有一句格言說得好: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國事家事事事關心。
儒家自西漢董仲舒成為朝廷顯學以來,就變成一種積極入世的學問。
年輕時候的錢謙益只想一展胸中的抱負,為這個國家做出貢獻。可在官場之口大染缸裡打滾了多年,往日的理想已經被世事人情磨平。至於理想,還是算了吧!至於功名利祿這種東西,卻是年紀越大越是熱中。
眼見著往日東林故交,甚至後輩們都得到任命,重建的東南小朝廷的空缺越來越少,而自己依舊賦閒在家,老錢眼熱之餘,也漸漸沉沒不住氣了。
作為東林黨的領袖,如錢謙益這種翰林院侍讀學士,其實適合他的位置並不多。真說起來,大約也只有六部尚書,左右侍郎和內閣閣臣。若是去其他部門,那就是降職使用,他錢牧齋可丟不起那個人。開玩笑,翰林學士何等尊貴,依明朝官場的潛規則,點翰林之後就是儲相。
如今,六部尚書和侍郎的人選已經確定,留給錢謙益的選擇只有入閣一條路可走。
為了集權,太祖高皇帝定鼎南京時,不設宰相。可朱元璋發現當靠自己一個人,根本處理不了那麼多政務。於是,就設定內閣選拔幹練官員入閣作為皇帝的秘書結構。後來,隨著內閣的作用和權力越來越大,漸漸的內閣就成為一箇中樞決策機構,內閣的閣臣也變成實際上的宰相。
相比起六部尚書和左右侍郎,錢謙益要想入閣的難度更大。
錢謙益之後自己前一陣子弄出的福王七不可力已經徹底觸怒了未來的皇帝,說不好自己這輩子就入仕無望了。
一想到這裡,老錢心中就鬱悶欲死。
尊貴了一輩子,如今卻要以這種方式灰溜溜地歸田園居,不甘心啊!
這一日,錢謙益一大早起床就發現枕頭邊上留了一攤血。他大吃一驚,又伸出手指在鼻孔裡掏出不少乾涸的血沫子。心中頓時明白,自己這幾天是急火攻心了。
忙叫了一聲:“夫人。”
聽到錢謙益的叫喊,柳如端著一口小碗輕巧地走進來,有淡淡的藥香從碗裡飄出;“老爺你這幾日心火旺盛,妾身已經看到你枕邊的血了。剛去熬了一碗涼茶進來,你趕緊用些。”
錢謙益心中一暖:“夫人真是細心。”
就接過碗喝了一口,感覺涼絲絲甜膩膩的,很受用:“這涼茶熬得不錯,夫人你先別說,讓為夫品品……恩,有通大海甘草夏枯草金銀花菊花,對了,還有雞蛋花。”
柳如是微微一笑:“老爺你嘴真刁,連這都能吃出來。已是秋良,天乾物燥,自然會虛火上升。國家的事情自然有留都諸君子在,有史憲之高公和張總憲在,老爺你也無須擔心太多。反正朝廷草創,正是用人之際,監國肯定不會忘記你的,否則,說不準真要冷了南歸北官之心。所以,你還是安心調養好身子吧。畢竟是一把年紀的人了,歲月不饒人。”
“夫人這是嫌為夫年事已高,羨慕別人少年夫妻嗎?”錢謙益平日間和柳如是說話很是隨意,也沒有那麼多講究。
柳如是唾了丈夫一口,笑道:“還東林前輩,士林楷模呢,越老越不正經了。”
看到妻子那張嬌好的面容,錢謙益心中卻是一動。自當年他被溫體任趕出北京之後,一直在常熟老家閒局,以待復起機會。
北京城被李自成攻陷之後,錢謙益敏銳地覺察到這是自己出山的良機,就跑到了南京,遊走於東林官員之間。
立福立潞鬧得留都一片混亂,柳如是也跑到了南京。
按照明朝的制度,官員在任上是不能帶家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