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山盡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0898章 革故鼎新之舉,國士,衣山盡,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黃兄,公務員考試準備得如何了,一共有多少生員報名參考?”孫元不想在以軍功授田一事上同黃佑繼續深入交談下去,就將話題扯在即將開始的公務員考試上面。

如今的寧鄉軍成軍已經十年,最早跟著自己的那一批人,如蔣武溫老三等人都已成家立業,兒女成群。靠著以前打仗的犒賞他們的日子還算過得不錯,可如果將來天下太平,單靠俸祿,他們未必能夠維持如今這種體面的生活。

一個團體,雖然不能沒有理想,可單考理想主義卻是無法長期維持。現在是明朝,是封建時代,人性都是自私的,需要用實際的利益餵養。孫元不認為就目前的時代,自己能夠建立起一支基於主義和意思形態的現代軍隊。所以,走北洋的道路或許是他唯一的選擇。就算自己不願意,將來寧鄉軍也會走這麼一條路。

即便寧鄉軍不走,高傑黃得功劉澤清他們也會走。

這是現實,不以人們的意志為轉移。

黃佑這人有點理想主義,很多時候看問題有點脫離現實。他是一個古代文人,骨子裡信奉的還是君君臣臣那一套,不像傅山這個專攻下三路的陰謀家。

聽孫元問起公務員考試的問題,黃佑回答道:“已經準備好了,就在本月九日舉行。考場就設在通州,想來考生都已經到齊了。”

“這次我鎮一共要招募一百多名官員,考生一旦中式,就立即授予官職。遵總兵官之命,為了儘可能地招募人才,在這一百多名額之外,我鎮另外還要招收幾十名官員充實進軍鎮各級衙門。就算安置不了,也要招,以方便北伐收復失地時接收當地政權。今次公務員考試就是要定下制度,以此為常例,每三年招募一次。”

孫元點頭:“我大明朝政治的最大問題是皇權不下縣,也就是說,朝廷政令最多下達到縣一級。至於地方上,則由士紳管理。也就是說,鄉里一旦有事,只要不是重罪,宗族族長就能自行裁決。如此一來,朝廷法令對於地方形同虛設,甚至還比不上族長的一句話。所以,如此一來,普通百姓眼睛裡只有宗族,而沒有國家和民族認同。”

“一旦外敵入侵,或者內亂,不到敵人將屠殺架到自己脖子上,對於百姓來說不過是縣衙門裡換了一個縣官,日子該怎麼過還怎麼過。”

“另外,世人一說起崇禎朝的舊事,檢討得士,都認為北京之所以陷落,崇禎天子之所以殉國,那是因為中央財政破產,朝廷拿不出一文錢軍餉,對於步入深淵的內患束手無策。究起原因,除了天災,還有就是官太多。”

黃佑聽了孫元這話,點點頭:“我覺得這是重要原因之一,據我所知,我大明朝在萬曆年之前,每年太倉的數字不過是白銀三百萬兩。到崇禎年後期,竟膨脹到千萬兩之巨。朝廷的負擔實在太重,官實在太多了,確實到了必須削減的時候。”所謂太倉銀就是國家每年應該發給官員們的俸祿。

孫元哈哈一笑:“黃兄,某恰恰以為我大明朝的官不是太多,而是太少了。崇禎末期這麼多太倉銀支出的原因,其實大家都知道是怎麼回事,為尊者諱,就不討論了。其實,如果天下太平,幾百萬兩白銀的俸祿銀子支出國家輕易就能承受了。如今,一個縣衙門,國家需要承擔的俸祿支初不過是一個縣令一個縣丞。可下面的六房相關人等衙役和平日派差的夫子這些人的薪水又從哪裡來,不也是羊毛出在羊身上。不外是朝廷給一點,官員自籌一點。不但是暗箱操作,反讓胥吏們把持地方政務,將官員架空了。所謂,鐵打的衙門流水的官,這也是皇權不下縣的重要原因。我現在所需要做的就是將這種潛規則打破,將吏也變成流官。此法只需實行十年,朝廷的政令也將通達到鄉里任何一個角落。”

“某知道黃兄和很多人都對我揚州鎮試點的這場公務員考試頗有微詞,認為這是在和朝廷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五代竊國

一字營

大學士

衣山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