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山盡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0900章 黨爭第一波,國士,衣山盡,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傅山此言說得正是這兩個月以來朝中激烈的黨爭。
到如今,當初的以馬士英為首的擁福派和東林黨已經到了水火不相容的地步。
事情發端於史可法北上督師,史憲之在崇禎年間其實也不算是聲望卓著之人,在東林中也算不得什麼舉足輕重的人物。無論是軍事才華還是政才,其實都比不上東林的幾個黨魁潰。如今之所以成為東林領袖,那是因為他是南京兵部尚書。
在以前,南京雖然和北京一樣設定了一整套中央機關,可無職無權,就一純粹的養老機構,南京一任軍政事都掌握在兵部尚書史可法和留守太監盧九德手中。
正因為這個職位實在太重要了,所以,百官南渡之後,史可法就搖身一變成為百官之首。後來有成為弘光朝的內閣首輔。
畢竟執掌握南京軍政多年,若有他在南京坐鎮,又是內閣元首,擁福派眾人行事就要顧慮許多。
大約也是意識到著一點,馬士英拿著史可法當初寫給自己的私信去見弘光皇帝。
弘光暴怒,第二日就命史可法北上督師,將之趕出了朝廷。
史可法一走,擁福派立即尋找機會準備發動。
機會很快就來了,不久,吏部尚書張慎言上摺子說:“北來諸臣雖屈膝靦顏,事或脅從,情非委順。如能自拔南來,酌定用之之法。”
意思是說,當初北京陷落的時候,很多文官都落到李自成之手,逼不得以投降保命。如果他們真的有心南來,朝廷當不問過往,依舊重用。
老張這道摺子其實還是有點私心的,畢竟當年崇禎朝的文官們大多是東林之人。如今他們因為有投降李闖這件髒事,被南明小朝廷除了官籍,沒個著落。
但畢竟是東林一脈,很多人還是非常有能力的。如果能夠恢復他們的官籍,引進弘光新朝,也可壯大東林勢力。
當即,張慎言就向弘光舉薦吳甡。
吳甡可是個厲害角色,他是萬曆四十一年的進士,當了幾十年官,從一個小小的知縣幹起,直到陝西巡撫山西巡撫河南巡撫,簡直就是歷任封疆。在崇禎十五年的還是還做過一任東閣大學士,在內閣任次輔。
弘光帝同意,傳旨召見吳甡,赦其罪。
這下就捅了擁福派的馬蜂窩。這個吳甡可不是史可法高弘圖張慎言這樣的書生。他的職位又高,如果入朝,內閣中說不好會有他一個位置。
對上這種狠角色,擁福派人人心中犯怵,決定不惜一切,阻撓。
十月二十三日早朝畢,眾朝臣剛欲散朝,誠意伯劉孔昭突然帶著一眾勳臣站了出來,大呼道:“大小九卿科道暫且勿走,朝中出了奸臣,危及國家社稷,必須趕快剷除。”
他是馬士英手下的一門大炮,戰鬥力暴表。
群臣正不知所云,劉孔昭突然指著左班大臣張慎言道:“此人就是張慎言。”
群臣更加驚訝。劉孔昭接著便指著張慎言大罵道:“雪恥除兇,防江防河,舉朝臣子全副精神宜注於此。乃今日講推官,明日講升官。排忽武臣,專選文臣,結黨行私。所薦吳甡鄭三俊,有悖成憲,真奸臣也。”叱吒聲徹御座。
張慎言知道這個劉孔詔是個大炮,你越理他他越來勁,索性站在那裡一言不發,置之不理。
東林當人給事中羅永珍跳出來:“張慎言生平具在,事出草創,或有不明,不可謂有私也。吳甡素有清望,安得指為奸邪?”
大學士高弘圖厲聲說道:“冢臣自有本末,何遽殿爭?”
弘光帝先愣了半晌,聞言這才回過神來,道:“文武各官宜和衷,且勿偏激。”
誰知劉孔昭忽從袖中取出小刀,殺向張慎言道:“殺此老奸!”
張慎言忙於人叢中輾轉相避。劉孔昭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