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山盡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0738章 明悟,國士,衣山盡,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完了,怎麼可能完了,咯咯!”崇禎皇帝突然大笑起來,這一笑就停不下來,直笑得額頭上有細密的汗水不斷滲出來。
王承恩跪在地上,吃驚地看著皇帝,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良久,崇禎才停下來,喘息著叫道:“朕自登基以來,近賢臣遠小人,誅權宦,裁廠衛,罷商稅,恩澤遍及草木蟲魚,即便是太祖成祖也沒能做成的事,朕都做到了,難道朕還不是古往今來第一明君?流民作亂,那不過是受到李自成的鼓惑,只要朕這道罪己詔一下,賊人定然會知道朕的一片苦心,自然改邪歸正。”
說到這裡,崇禎激動地捏緊了拳頭:“王承恩,你只需將這詔射出城去,那李自成自然會被手下生擒活捉,獻到朕的駕前。你說,朕該如何處罰李自成?不用問,其實也不用問。高賊迎祥不就被判了個凌遲嗎,朕決不寬恕,絕不寬恕!”
他牙齒髮出咯吱的聲音:“王承恩,朕已經等不及看到這一幕了,你這老奴還不快去頒旨,你想壞朕的好事嗎?”
王承恩看到已經陷入瘋狂的皇帝,吃驚之餘,心中卻是一片酸楚。他也不哭泣,只磕了一個頭,站起身來,低聲道:“萬歲爺,奴婢這就去宣旨。陛下這些日子操勞政務,已經有半個月沒有見過皇后娘娘和公主們了,她們也甚是想念陛下,想同萬歲爺你說說話。萬歲爺,你還是去見見她們吧。”
是啊,整個北京城已經被幾十萬大軍圍得水洩不通,這個時候別說是招安賊人,就算是突圍也是白日做夢。
看情形,最多晚間這北京城就會陷落,陛下也許是到了該同家人告別的時刻了。
實際上,北京城的防務究竟是怎麼回事,只怕萬歲爺自己心中也是明白的。
三月十六日,昌平被賊軍攻破,十二陵被焚,京城之北以無險可守的時候,崇禎皇帝已經是方寸大亂,感覺大限已至。對於來勢兇猛的李自成,他已經想不出任何法子了。
那麼,只有逃跑的一條路可走了。
於是,崇禎皇帝和大臣們就想過將首都遷到南京這事。
崇禎皇帝的意思是,自己先以親征的名義去南京,而讓太子留守北京監國。當然這種事情不能由他親自下旨,否則就這麼當了逃兵,說出去自己也很沒面子。怎麼這也得大臣們上奏固請,自己拒絕上三次,做出一副不得以的樣子才行。
可問題來來,皇帝逃跑,這可是大明朝前所未有的奇恥大辱,這是明朝官場上的政治不正確。將來若有人提起這事,首倡遷都南京之人必然會被世人當著奸佞,唾罵一世。搞不好,北京一旦有事,就會有人說,北京之所以失陷,就是因為皇帝南遷,以至城中人心喪盡,這個罪名沒有人承受得起。
大明朝的文官別的本事沒有,可政治鬥爭的經驗卻是無比豐富,一遇事,首先想得就是如何將自己先摘出去,所以,內閣以大學士陳演為首的閣老們都不肯承擔這個責任,保持了沉默。
更有不少大臣反對此議,又有人提出,乾脆讓崇禎留守北京,而先送太子去南京監國。
這對大家來說其實是一個兩全其美的辦法,如此,朝廷大臣們既可以一窩蜂地隨太子跑去南京,脫離北京這座危城,又可以不用承擔任何政治責任。
這簡直就是萬眾一心了,崇禎皇帝立即抽了一口冷氣。他可不是一個笨蛋,不但不笨,反精明得很,如何不知道大臣們再想什麼:六部各衙門都隨太子去南京監國,自己豈不成光桿司令了,一旦北京守不住,自己如果南下,只怕要被太子和群臣們駕空了。
便道:“祖宗辛苦百戰,定鼎此土,賊至而去,何以則鄉紳士民之城受者?何以謝失事諸臣之得罪者?且朕一人獨去,如宗廟社稷何?如十二陵寢何?如京師百萬生靈何?”
對於大家讓太子南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