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山盡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0776章 人選,國士,衣山盡,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萬曆三十二年十月,顧憲成會同顧允成高攀龍安希範劉元珍錢一本薛敷教葉茂才等人,發起東林大會,制定了《東林會約》。

這就是東林黨的由來,可以說,顧憲成就是在座諸人的前輩和偶像。

方以智話的意思其實說得已經很明白了:如果大家要立福王為帝,當年的老福王可是東林的首領顧憲成等人趕出京城的。若非老福王被趕到洛陽就藩,也不會死在闖賊手中,還死得那麼慘。一旦福王登基為帝,一看到滿朝的東林黨,新仇舊恨難免不湧上心頭。而老朱家又有政治清算的傳統,如果各位不怕死,就讓福王做皇帝吧!

聽到這話,大家一想起這些年明朝政爭的殘酷,都是變了臉色。

先是東林和閹黨鬥,最後閹黨勝,崇禎皇帝繼位之後,在他的支援下,東林又打倒了閹黨。

雙方在爭鬥中手段用盡,絕不留情。

多少人都倒在這幾場接連不休的政治鬥爭之後。

確實,如果立了福王,一旦他帝位穩固,大權在手,清算起萬曆年舊事,在座諸人都是當年趕福王出京的東林黨人。以後還能有好日子過?

這才是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所以福王絕不可立。

冒襄也瞬間明白方以智話中的意思,頓時佩服得五體投地,心道:“慚愧啊慚愧,我剛才只不過是看史憲之和高弘圖等東林大姥似乎排斥福藩,就想著出言反對,投機取巧。可若讓我說出為什麼反對議立福藩,卻說不出任何道理。剛才若冒失站出來,還真要鬧出笑話來。密之兄不愧是在天子駕前侍侯多幾年的翰林編纂,高屋建瓴,思慮之深,我所不及也!”

他又在心中感嘆:“我輩讀書種,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單在書齋裡讀書,不通時務,真遇到大事,受眼界限制,對於國家卻是毫無用處的。看來,我若想在將來有所造就,還真真要入仕歷練。”

想到這裡,看到滿座公卿,冒襄一顆心熱切起來。

聽到方以智的冷笑,王沾一張臉氣的通紅,大叫道:“國事如此,方編纂你還想著一黨私利,某不齒也!既然諸公都是這個意思,道不同,不相為謀,告辭!”

說罷,就顧不得今日之事何等重大,一甩袖子,大步朝花廳外走去。

有幾個官員上前勸戒,卻怎麼也勸不回來。

被王給事中這麼一鬧,場面有些尷尬。特別是,這個王沾還是東林自己人,他提議立福王,這不是反水嗎?

一直在旁邊不說話,做高深莫側狀的東林領袖之一的錢謙益淡淡一笑:“王給事性子急,胸懷坦蕩,確實叫人佩服。不過,方編纂這話未免誅心,不是君子之言,且不用提了。不過,今日史憲之叫大家過來,不過是私下探討一下新君人選,言者不罪。福藩不過是一個選擇,除了福藩,難道大家都沒有別的人選了?”

他摸了摸下頜的鬍鬚,微笑道:“先前張尚書提了五個備選,以老夫看來,其實,能夠繼承帝位的,也就福藩潞藩,其他三位王爺,卻不在考慮之中。”

“怎麼說?”聽他提起潞王,史可法和高弘圖還有張慎言互相看了一眼。然後,史可法忙問。

實際上,在本次會議之前,整個東林黨都沒有一個統一的態度,就連他們三人,也沒有想好其中的關節。剛才聽方以智說起萬曆年舊事,三人同時心中一動,自從將福王從候選人名單中劃掉了。

錢謙益回答說:“桂惠瑞三藩雖是太祖血裔,但距離大行皇帝畢竟有些遠。潞王常淓太祖皇帝十世孫,潞簡王朱翊鏐第三子,萬曆皇帝的親侄子。潞王性格和順,品德高潔,寬厚仁慈,素有潞佛子之稱。無論是立長還是立賢,賂藩都是不二人選。還有。”他笑了笑:“潞藩嗜好讀書,精通音律繪畫,如果不是皇室宗親,科舉出仕,以他在讀書上的才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五代竊國

一字營

大學士

衣山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