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山盡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0612章 微君之故,國士,衣山盡,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楊嗣昌摔碎杯子之後,突然意識到自己的失態。猛地深吸一口氣,竭力讓自己平靜下來:某不能慌,不能慌,一慌就亂,還真要措手無策了。

一個幕僚忙走上前來,欲要去收拾地上的碎瓷片。

楊嗣昌卻緩緩開口:“不用管,你再說說當時的情形。孫元是怎麼去的楊延麟府,帶了什麼隨從,從頭到尾又說過些什麼?”

一剎間,他又恢復了平靜,一臉的從容淡定。

“是,閣老。孫元接到的是他丈人朱玄水的訊息,當時他就換上了孝服,帶著兩個親衛趕去楊主事府上。”見楊閣來一瞬間就冷靜下來,那幕僚心中佩服,又道:“對了,隨孫元一道去的還有個山西的廩生,姓傅名山字青主。”

楊嗣昌:“廩生,可是孫元的新聘的入幕之賓?孫元手下那個叫黃佑的幕僚頗有幾分才情,以前在盧建鬥幕中多年,算是老天雄的半個當家人。”

幕僚回答:“這個傅山不是孫元的幕僚,聽人說,他是個山人,這些天在劉宇亮劉閣老相府打秋風。”

“原來是個打抽豐的山人,你接著說下去……對了,你緣何要提起此人?”楊嗣昌好象意識到了什麼。

那個幕僚聽到楊閣問起,打點起精神,道:“這個傅山不過是一個山人罷了,也不是孫元的下屬,按說弔唁盧總督同他也沒有任何關係。可這人偏偏厚著臉皮捱了過去,還寫了一副輓聯,又在靈堂上和孫太處一道長歌當哭。依晚生看來,這個傅山應該是一個狂生,想當著那麼多大人的面出出風頭,也好為自己的揚名。山人嘛,不就是幹這個的。”

說到這裡,他鄙夷地抽了抽嘴角。

“寫了輓聯?”楊嗣昌皺了皺眉頭。

“閣老,晚生抄了一副,請看。”說著,那個幕僚就從袖子裡掏出一張紙,呈了上去。

其他幾個幕僚也站起身來,立在楊嗣昌身後看去。

一看,幾個幕僚就小聲地議論起來:“這個傅山是誰,字不錯,對聯也寫得可以啊!”

“確實寫得好。”

楊嗣昌看了看,不得不承認,單就這副對聯而言,傅山的才情確實很高。至少比孫元那曲狗屁不通的《訴衷情》精緻多了,不過,這也不過是從文字和平仄上來看。若說起氣勢和氣韻,公正地說,比起孫元卻差遠了。

他冷冷一笑,念道:“盡瘁鞠躬,死而後已,有明二百餘年宗社,系之一身,望旌旗鉅鹿城邊,詎知忠孝精誠,齎志空期戈挽日。

成仁取義,沒則為神,惟公三十九歲春秋,壽以千古,擷芹藻斬蛟橋畔,想見艱難砥柱,感懷那禁淚沾襟。”

“嘿嘿,還真把他盧建鬥比擬成諸葛武侯了,當我楊某什麼人,黃浩?又將天子當成誰了……什麼有明二百餘年宗社,大大地不祥……不對,不對,狂妄悖逆!”楊嗣昌突然變了臉色。

“嗡”聽他這一提醒,眾幕僚都騷動起來。

有人想起什麼來,激動地叫道:“閣老,我朝雖說廣開言路,士大夫與天子共治天下,不以風聞罪人。可是,他孫太初不過是一介武夫,議論朝政還輪不到他。”

“嘿嘿,武人議論朝政,堂堂一鎮總兵官,孫元這是想幹什麼,難道他好好的總兵官不做,想當節度使?”

這已經是很嚴重的指責,其中暗指孫元是唐朝末年飛揚跋扈,禍亂國政割據一方的藩鎮。

立即就有人笑道:“恩相,這個傅山雖然是個口無遮攔的狂生,可他卻是孫元帶去盧建鬥靈堂的,他的一言一行若說不是經過孫元授意,別人要信該行。如何悖逆之人同孫元走在一起,孫太初難辭其咎。閣老不是想著怎麼才能將孫元從宣府鎮總兵官的位置上拿下來嗎,這才是老天將這個把柄交到我等手上。”

“對對對,這可是能夠大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五代竊國

一字營

大學士

衣山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