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山盡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0619章 未來構想,國士,衣山盡,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撤了,將軍費用到實處。畢竟,馬士英手頭的資金和大河衛的軍餉都要靠南京戶部,兩家分食還不如一家獨吞。
明朝自來就有吝嗇的傳統,否則當年為了節流,崇禎皇帝也不可能將所有的驛站都給裁了,讓十多萬靠義戰維持生計的驛卒下崗待業,這下崗的驛卒中就有一個叫李自成的人。明朝的人覺悟得低,可沒有“心若在,夢就在,只不過是從頭再來!”“我不下崗,誰下崗?”姥姥,你敲掉我的飯碗,老子就跟你拼命!
於是,一場大亂就此釀成。
馬士英可是正經的兩榜進士,文官系統的老人,大河衛中的武夫們可沒有任何背景,他的摺子一上,立即就準了。
馬士英多了許多軍費,南京戶部少了許多開支,當真是普天同慶,只苦了大河衛的一干人等。
孫元大約計算了一下,大河衛以前畢竟是管轄一省軍事的大機關,自己全盤接收之後,應該能得到五六萬軍戶人口。挑選其中的精壯訓練上一兩年,可再得一營強兵,這卻是一件好事。
不過,這麼多人口,沒有了朝廷撥下的軍餉,單靠種地,要想養活卻不是那麼容易的。揚州鎮雖然管轄著幾個縣,可那幾縣人家自有知縣的,民政同軍鎮卻沒有任何關係。
而且,漕運和鹽運這兩樁暴利的生計同寧鄉軍卻沒有任何關係。
在後世,如南通如皋乃是中國最富裕的地區之一,可在明朝,這裡都是靠近海邊的灘塗,加上境內的良田又都集中在世家大族之手,土地兼併得厲害。別說孫元不能插手地方民政,就算他成為實際的節度使一樣的人物,也沒辦法收上稅來。因為,江南士紳可都是有功名的讀書人,可是要免除一切賦稅和徭役的。
所以,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孫元受接收的是一片毫無油水的地方。
這事倒是叫人有些頭疼。
……
時值五月末,今日卻不熱,當真是風和日麗。
院子中綠樹成陰,涼風中,樹搖曳,好生舒爽。
孫元:“閣老今年已經六十出頭,所謂人生七十古來稀少。就算閣老你身子強健,又能在幹幾栽?末將是個武人,說話也沒有那麼多講究,如果說錯了話,閣老勿惱。這人,能夠為國加多效些力固然是好,可人力有時而窮。經歷得多了,閱歷固然是一種財富。可精力若是不足,有的事情做起來未免有心無力。而且,據末將看來,這內閣閣員的位置就好象是坐在火山上,閣老你想想,從崇禎一年到現在內閣換了多少人?咱們的天子最是急功近利,一時一個心思。閣老不信可以過得兩年再來看,如今內閣六個大學士到時候還剩得幾人?”
“別看如今溫相和楊嗣昌正得陛下信重,可到時候,只怕他們也不在了。不但他們,周延儒也不會在位置上呆太久的。”
聽到他這麼一說,又想起崇禎皇帝的稟性,劉宇亮一呆,直起了身子:“所謂三思,就是思危思退思變,其實,關鍵是思退,太初你的意思我好象有點明白了。如今老夫已經拿到該拿的一且榮耀,也是時候退下去了。否則,以現在的局勢,只怕是晚節不保?”
孫元點點頭:“閣老能夠這麼想,最好不過。這幾日,末將見閣老鬱鬱不樂,心中也是難過。”
難過,難過才怪,真說起來,我還替劉宇亮高興呢!
以老劉頭的手段和本事,他若督師遼東,在未來的松錦之戰不被皇太極打得滿地找牙才怪。就算按照自己的衛邊策,結硬寨打呆仗,可他扛得住朝廷急功近利的壓力嗎?
若是戰況有個閃失,朝廷追究起責任來,最後倒黴的還不是他。
而且,如果劉老頭依舊呆在內閣,萬一歷史沒有發生變化,依舊以其巨大的慣性向前,將來李自成進京,老劉不是要落到賊軍手頭?
作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