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山盡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0569章 收殮,國士,衣山盡,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幕僚小心地將剛才他們所討論的理由稟告了一便,說:“楊相,這孫元實在太年輕了,若是封建,有些過了。且,武官封爵,自李成梁後再無他人。這個先例一開,恐邊軍將門不服,恩相將來也難統御九邊將士們。”
“笑話,功以賞爵,能夠在戰場上殺敵報國,朝廷自然要賞,如此對邊軍也是個激勵,對將門也是個觸動。”楊嗣昌冷笑一聲,可心中卻是一動。是啊,如果某提議封孫元的爵位,別的將門心中不服,以後可不好再調動他們了。這些丘八,打仗不成,可眼睛卻都是紅的,見不得別人好。
楊嗣昌語氣一緩:“若不封建,恐朝中又生風波。”
幕僚笑道:“恩相剛才說得是,功以賞爵,職以任能,孫元之功確實不得不封。不過,也不用封個爵位啊,加銜就好。而且,如孫元戰陣之才,天子肯定不會再讓他呆在宣府參將的職位上,說不定要大用了。”
“對啊,加銜就可以了。”楊嗣昌點點頭:“孫元已簡在帝心,是該大用了。你們議一議,如何加銜。”
幕僚們有討論了半天,才稟告道:“楊相,我等覺得,可加授正二品金吾將軍。”
“這個好。”楊嗣昌非常滿意。正二品的金吾將軍名義是京城禁軍的統領,負責宮廷警戒,說穿了就是禁中衛戍司令,乃是真正的高官了。只不過,在大明朝也就是個榮譽稱號。
劉宇亮封伯,孫元授金吾將軍蔭一子世襲錦衣百戶,朝廷的封賞不可謂不厚。
就連楊嗣昌也有些嫉妒這二人了,像他這樣的文官,即便是貴為宰輔,若是不能親臨戰場,要想封建,卻是千難萬難,最多是死後被朝廷追授一個榮譽頭銜罷了。
劉宇亮自不會說什麼,至於孫元,估計皇帝在召他入宮詔對之後還有恩旨,說不定會被提拔成總兵甚至總兵官的。
沒辦法,他們能打勝仗這就是硬實力,別人也拿其沒有任何辦法,這是他們該得的。
心中突然升起了一絲對孫元的欣賞,楊嗣昌心中暗想:建奴入寇,不過是疥癬之疾,東夷入寇不過是搶劫些錢糧。這次在山東吃這麼大虧,會消停好幾年的,不必在意。倒是國內的賊軍,又復起的趨勢。
實際上,拋開民族意識不說,楊嗣昌確實是這個時代眼光最深遠之人。他已經敏銳地意識到這個時期的建奴還沒有產生於大明朝爭奪天下的心思。倒是國內的戰爭經過這麼多年,國庫已經空虛,大明朝已是大廈將傾,賊軍若是再起,朝廷已無力抵抗,說不定就會一發不可收拾。
安外,必先攘內。
其實,在真實的歷史上,滿清從頭到尾都沒想過要奪大明朝的江山。只不過崇禎十七年多爾袞進北京城之後,滿清貴族貪婪北京的繁華,不肯在回遼東。而這個時候的中國北方嚴重依賴江南的財賦,不拿下江南,北方根本撐不下去。這才有後來清軍兩路南下滅明的後事。
楊嗣昌又想:“要不將孫元放在山西或者陝西,洪亨久這次帶秦軍主力勤王,將來就任薊遼總督,他是絕對不會將手下的精銳放回去的。孫傳庭在陝西獨木難支,調寧鄉軍過去正其時也。孫元在滁州可是打出威名來的,用他來鎮壓叛賊正合適。不如,讓他去延綏鎮做總兵官?”
這個時候,楊嗣昌已經拋棄了門戶之見,甚至忘記了自己和盧象升的仇怨。宰相肚中能撐船,只要對自己的十面張網有利,孫元這人也是可以用的。
正琢磨著,一個幕僚低聲提醒:“恩相,孫元得到朝廷封賞之後,聲望已經響亮,收殮盧建鬥一事,朝廷是不是也該有個說法了?”
這句話讓楊嗣昌身子一顫,神色凜然起來。
所謂收斂,表面上的意思就是將死者的骸骨裝進棺材裡下葬。
可如果死者是督撫一級的高官,又是在戰場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