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山盡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0027章 衝動了衝動了,國士,衣山盡,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等到新谷曬乾,打揚入倉之後,秋天已經到來。據孫元所知道,明朝末年乃是小冰河期最嚴重的時刻,如果是在後世,八月正是秋老虎肆虐的時候,可現在吹過來的風卻讓人感覺冰冷刺骨了。

看了看身上單薄而破舊的棉衣,孫元忍不住苦笑一著瑟縮了一下肩膀。他也是在北京生活多年的小白領,耐寒冷能力不錯。可遇到江南這種溼冷的天氣,還是有些挺不住,感覺整個世界都變得溼漉漉的,好象是繡掉了。

為了抵禦寒冷,就只能不住地動。

終於到了晚糧的時候,一般來說,大明朝的皇糧國稅分為夏賦和秋糧兩種,夏賦是在麥子成熟季節,而秋糧則收黃谷。其中秋糧尤為重中之中,幾乎佔明朝整個財政收入的一大半,至於商業稅,崇禎皇帝在打倒大太監魏忠賢之後,被地主和官僚們一通忽悠,早就徹底免除了。

北人騎馬,南人坐船。如皋位於長三角的核心區域,水網河岔縱橫分佈。這次去縣城完稅,孫元就和同村的二十多人各字划著小舢板,載了新收的穀子出發去縣城。

因為不放心兒子,孫李氏還是跟孫元一道進了城。其實,孫元經過這段時間的鍛鍊,身體比起以前也好了許多。加上愛溺兒子,每餐都能見到葷腥,孫元的胸口和胳膊大腿上已經出現了明顯的肌肉,能夠輕鬆地扛起一個大麻包。

這叫他很是吃驚,要知道,即便是在現代社會自己身體健康的時候,也比現在強不了多少。可見力氣這種東西,只要你可能吃苦,堅持上半月就能練出來。

自己現在的力氣在村子裡還算是最小的,甚至還比不上一個普通的農家婦人。即便是母親這麼大年紀了,也能輕鬆地挑兩百斤擔子走上十幾里路。

如皋的官倉在西門和東門各有一座,泉水凼的鄉親們納糧的官倉只是東門糧倉。

這地方原來是一座火神廟,據說在天啟初年受了火災,廟中的幾個道士也在那一場大火中死了個乾淨。大約是看到這一片廟宇地方甚大,又靠著小河方便運輸。於是官府就將這地方徵辟出來,修了一大片倉庫,做了官倉庫。

到現在,雖然已經過了幾十年,倉庫的圍牆上還依稀能夠看到過火的痕跡。

孫元和同村的鄉親一道將小船搖到倉庫門口,一一過秤,領了一張憑條,算是將今年的秋糧完了。剛開始的時候,他想起後世史料上的記載,還擔心衙門的小吏搞鬼剋扣斤兩,卻不想,一切都相當的順利。

交完皇糧過稅之後,大家心中都是高興。有人說今年也是運氣,官家收糧的鬥還不算大,也沒使勁淋尖踢斛,如此我等起碼節省了好幾十斤糧食。真是火德星君保佑啊,咱們等下可得給星君上幾柱香。

聽到他的提議,眾人都說好,一聲喊,都朝糧倉的東北角走去。

說起淋尖踢斛,又想起相關史料上的記載,孫元忍不住一陣好笑。至於火德星君保佑一說,他內心中也頗不以為然後。淋尖踢斛這事實際上乃是地方縣一級衙門盤剝百姓最常見的手段,老百姓交納糧食時,官府用個大斛做量器,百姓將糧食放進斛裡,再稱重,計算自己完成的糧食份額。谷堆要按尖堆型裝起來,會有一部分超出斛壁,然後由倉鬥級用腳踢上幾腳。這溢位來的穀物,自然要裝如官吏自己的腰包,不許納糧人掃回去。

實際上,進縣城之前,村中百姓早就準備好香蠟紙錢,就連孫元的母親也不能免俗。見大家都過去燒香,孫李氏也叫孫元跟自己一道過去。

孫元對此事本不以為然,他畢竟受了多年的唯物主義教育,早已是一個堅定的無神論者。笑了笑,正要拒絕。可轉念一想,自己連穿越這種事情都能碰上,可見這個世界還是有不為人知道的神秘力量的存在。

一剎間,已經成型多年的世界觀動搖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五代竊國

一字營

大學士

衣山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