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山盡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0190章 有什麼地方不對,國士,衣山盡,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南京軍大營之中。
南直隸各路兵馬的老營立在滁水西岸邊的空地上,按說,背水結寨乃是兵家之大忌。可範景文卻對自己這個佈置頗為自得:此次征討賊軍叛逆,我大明朝發兵七萬,軍勢浩大,一時無兩,眼見著已經將賊人壓在滁州這片小小的區域,正是我輩建功立業的時候。不過,衛所兵的戰鬥力最歸是比不上邊軍的,缺少敢戰的死志。將大營靠著滁水,正好激發士卒們背水一戰的決心。嘿嘿,只至之死敵而後生,這可是兵書上的話,還能有錯。
隆冬之時,滁水正值枯水季節。眼前都是裸露的河床,往日澎湃洶湧的滁水早已經變成涓涓細流,最深處也不過剛沒過馬肚子。就算戰事不順,大軍也能輕易撤退。況且,河上還架有三座浮橋。
進可攻,退可守,不錯,不錯,非常不錯。
一想起自己的佈置,南京兵部尚書範景文不覺悠然自得。
“範部堂,範部堂!”一隊斥候騎兵飛也似地奔來。
賊人大軍已經抵達滁州,落寨於距離南京軍大營二十里之外。看情形,決戰就在這兩日。
實際上,這半個月裡,雙方的小股前哨戰已經反反覆覆戰了幾十場,彼此之間都付出了不小傷亡。
敵我雙方戰鬥力究竟如何,彼此都已經試探得一清二楚。
該佈置的早已經不止完畢,該佔領的戰略要點也早已經佔領。
就好象兩個圍棋棋子手在棋盤上不住落子搶佔實地,如今到了中盤絞殺的時刻。
自從幾年前政爭失敗,被下放到南京來養老之後,範景文無時無刻都想著如何重新回到北京,迴歸政治決策中樞。
如今,總算逮著了這麼一個機會,如何肯放過。
自從今上得登大寶之後,精勵圖治,廢廠衛免商稅,我大明朝大有中興跡象。可說來也怪,天子不可謂不勤政,做事不可謂不用心,但國事比起天啟年卻越發地糜爛下去。到如今,國庫空虛流民遍地,關外建奴一日比一日猖狂,年年來犯,大軍出入京畿重地,如無人之境。在內,賊軍也是越打越多,逐漸有星火燎原之勢。
實際上,朝廷這幾年最重要的任務是軍事。無論是抵禦關外建奴,還是剿滅國內賊軍,只要你立下軍功,立即就能簡在帝心。
比如洪承疇比如盧象升,如今都是紅得燙人。再比如楊嗣昌,就因為剿滅賊軍的軍功,如今都入閣為相了,有小道訊息說,他還有很大的可能就任內閣首輔一職。
就在此,七家賊軍,大約三十萬賊人齊聚滁州。若能將其一舉殲滅,我範景文將來不知道又是何等的光景?
一想到這美好的前景,範尚書不覺悠然神往。
這也是他為什麼同盧象升一合營,就將整支軍隊的指揮權搶過去的原因。
他老盧想不答應也不成,這支大軍的給養可都是我南京供給的。你若不給我這個建功立業的機會,就別怪我範景文拆你的臺。
……
好在盧象升並不是一個熱衷權勢之人,為了團結計,他預設了範景為搶班奪權的行為。
其實,在真實的歷史上。因為農民軍攻擊滁州的速度實在太快,盧象升大軍為了保住滁州,一路飛奔,等到範景文大軍趕到戰場之後,整個戰役已經結束。
但這片時空的歷史已經發生改變,孫元擊潰了劉宗敏的前鋒營,農民軍發現這次來援的官兵是塊硬骨頭,放慢的速度,用兵也變得穩重起來。如此,範景文和盧象升這才能順利合營。
……
“可有訊息?”範景文喝問。
斥候們紛紛下馬,為首一個正七品的軍官回話:“稟範部堂,賊軍已經全軍集結,如果不出意外,兩三日之內就應該對我部發動總攻。”
範景文精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