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山盡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0126章 寧鄉所,國士,衣山盡,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是大學軍訓的程度啊!

按照上任前的規矩,孫元需要先去拜見自己的頂頭上司。

寧鄉所不過是一個千戶所,上頭還有個婆婆,淮安大河衛。不過,這事倒是不急。因為,農民軍攻陷鳳陽一事震動了整個大明朝。如今,整個長江淮河之間的軍隊,包括東南的幾個省份都歸新任的五省督師盧象升節制。

朝廷命他盡發整個江淮地區的軍隊,協同洪承疇圍剿農民軍。如今的盧督師一上任,就急令整個大河衛的大小官吏立即帶著部隊出發。

如今,大河衛的指揮使正忙得焦頭爛額,據說,已經去了前線,自然沒工夫接見孫元這麼一個芥子般的小人物。

就派了一個小吏過來說,暫時就不讓他去淮安了,直接去寧鄉上任即可。

按說,如孫元這麼一個千戶上任,大河衛怎麼著也該派個同知或者僉事過來,送他去任上,以示重視的。不過,今年的事情太多,就不來了。

於是,孫元這個千戶好象是被大家給忘記了一般。

這正合了孫元的意,他現在需要的就是一段平靜的日子。不引人注目,卻是最好不過。

船行兩日,就到了寧鄉地界,卻不能行船了。

原來,這地方位於高郵興化泰州的交界處,說起來,也算是處於揚州府正中心的位置。可這裡離大運河尚有百里之遙,遠鹽河更是遠在兩百多里外,境內一條水路也無。

沒有辦法,孫元只得帶著眾人下了船,乘車出發。

到傍晚時候,終於到了寧鄉。

寧鄉是一個大鎮,正好位於四條官道交叉處,說是南北要衝也不為過。

一到地頭,就看到前方不遠處是一座繁華的小城。也沒有城牆,可看起來房子卻是不少。

再進得城中,城中街道整齊,看城中至少有數千戶人家。這點規模,也就是後世現代社會一個村莊的規模,甚至還比不上北方的一個大村子,可在明朝也算是了不起的了。

腳踏在青石板街面上,孫元心中一陣欣喜,還真有點一城之主的感覺了,連聲說:“好地方,好地方!”

看到孫元高興成這樣,費洪等人也是面露微笑。

不過,官陶卻小心地說:“老爺想必是得罪了上頭什麼人,或者打點不周,這才被髮派到這地來。”

孫元:“此話怎麼講,這地方真得不錯啊。南北交通要道,市井也算繁榮,百姓富足,用來養兵最是合適不過。”

前世身為商人,孫元天生對管陶卻要親熱些。而且,這個管老闆常年經商,見多識廣,他的意思孫元還是很重視的。

管陶道:“確實,這地方是南北交通要衝,可老爺你發現沒有,這街上的行人多是老弱婦孺,卻很少見到壯丁。”

聽他提醒,孫元定睛看去,又想了想,頓時抽了一口冷氣。確實,進小城來也走了半天了,好象還真沒看到幾個十二到四十歲年齡段的男丁:“這青壯年究竟去哪裡了?”

管陶道:“寧性鄉鎮左手是大運河,右手是運鹽河,地裡的莊稼活每年也就忙那幾個月,農閒時分,這裡的青壯年應該都去河上討生活了。”

“原來是產業空心化啊!”孫元突然醒悟過來。其實,這種情形,在現代社會的農民已是常態。村中的青年都出門打工去了,要等到過年幾天才回家呆上幾日,過完年又會離開老家。如此一來,村子裡就只剩下老人和兒童。想不到,明朝也是如此。尤其是在江南地區,更是顯得特別突出。

明朝末年正是資本主義萌芽時期,手工也和運輸業的進步,使得漕運和紡織吸收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

孫元想明白這一點,又笑道:“無須擔心,我又不從百姓中招兵。”自己是千戶,手上自然管著一千戶軍戶。而因為明朝嚴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五代竊國

一字營

大學士

衣山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