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山盡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0018章 不過這關怕是不成的了,國士,衣山盡,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如果一個不好,說不準還真要壞到他們手上了。

五兩秋糧賦稅倒不要緊,以孫元后世的本事,倒不難賺來。但雷泰說要將自己弄去修淮河,卻不是那麼好對付。

原來,明朝自張居正的隆萬大改革之後,所推行的一條鞭法已經徹底在中國推開,是當今稅法的主要形式。

在以前,明朝的賦稅制度主要分為兩項:田賦和徭役。

田賦,就是後世所說的皇糧國稅;徭役,則是指國家無償徵調各階層人民所從事的勞務活動,如建築堤壩疏浚河道修建城池平整道路等等……

後來,徭役制度在實行之中產生了許多弊端。比如,今年國家要徵發江蘇一省的民夫修築淮河堤,這麼多人從全省各地集中到淮安,這一路上的吃用開銷就是一筆天文數字。工程結束,還得發路費遣散民夫,這又是一大筆錢。算起來,還不如在當地僱人來得划算。

而且,白銀是硬通貨,朝廷各項開支都需要用這種貴金屬支付。

於是,張居正索性將田賦徭役都摺合成白銀,直接收錢,繳入國庫,然後由國家統一安排。

孫元如今也不過是一芥平民,徭役自然是要服的。憑藉內心中的記憶,好象一年需要付五錢徭役銀子,也不算是什麼事。

可問題在於,一條鞭法出臺之後並沒有搞一刀切。徭役是否需要摺合成現銀,可由地方官府自行決定。比如,如果如皋縣要修建一個國家工程,當地百姓直接去做工抵役就是了,再交錢,那不是多此一舉?況且,困苦的百姓也未必能夠拿出那筆錢來。

這次,如果雷泰真要送自己去服徭,從法律上講也是說得過去的,而自己也無力反抗。

看了看自己單薄的身體和纖細的胳膊,孫元心中一陣苦笑。以這樣的身體去服徭役,估計用不了幾天就會累死在工地上,雷泰用心,何其歹毒!

“看樣子,這次不中榜,不做周知縣的門生,不但毆打差役那道難關過不去,只怕連性命也保不住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五代竊國

一字營

大學士

衣山盡